第2章

仲裁休庭时,陈凯站在走廊抽烟。窗玻璃映出他疲惫的身影,鬓角的白发比上个月又多了些,眼角的皱纹在焦虑中刻得更深。手机震动起来,是妻子周敏发来的微信:“儿子班主任说要交夏令营费用,五千块,我刚转过去了。” 他吸了口烟,尼古丁没能缓解喉咙的干涩,反而让胸口更闷。房贷每月一万二,儿子的补习费五千,父母的医药费三千,这些数字像挂在脖子上的秤砣,在他失业的这一个月里,一天比一天沉。

周敏是中学老师,性格温和,这一个月里从没抱怨过一句,只是每次他深夜在书房对着招聘网站发呆时,她都会端来一杯热牛奶,轻声说:“慢慢来,你这么多年的经验,不怕找不到工作。” 可陈凯知道,她越是体谅,他心里的愧疚就越重。他们结婚时,他在出租屋里对着泡面桶承诺,要让她过上好日子,现在却连儿子的夏令营费用都要让她动用私房钱。

烟抽完了,他捏着烟蒂在垃圾桶上摁了摁,想起上周去面试的一家新能源公司。面试官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潮牌卫衣,说话时手指不停地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对方扫了眼他的简历,轻描淡写地说:“陈先生,您的经验很丰富,但我们这个岗位需要能熬夜加班、跟年轻人接轨的,您这个年纪…… 可能不太合适。”

“我可以学。” 陈凯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卑微。

对方笑了笑,没说话,那笑容里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 —— 中年人的 “可以学”,在日新月异的职场里,早已成了苍白的客套。

仲裁结果出来那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陈凯赢了,公司需要支付足额的 N+1 赔偿,但分三期支付,最后一笔要等到三个月后。他走出仲裁委,看着雨幕里匆匆而过的行人,忽然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回那个临时租来的小公寓?还是去人才市场再碰一次壁?裤脚被雨水打湿,黏在脚踝上,冰凉的感觉顺着皮肤爬上来。

手机响了,是前部下小李打来的。“凯哥,你有空吗?我现在在郊区的工厂,这边生产线调试出了点问题,我们老板听说你离职了,想请你过来帮忙看看,报酬好说。”

小李现在在一家初创的精密零件厂做生产主管,那家厂陈凯有印象,去年还来远航取经,老板是个刚从大厂出来创业的年轻人,满眼都是冲劲。陈凯犹豫了一下,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顺着脸颊往下淌,凉丝丝的。“我现在不是远航的人了,不一定能帮上忙。”

“凯哥,你那手调试机器的本事,在咱们这行谁不知道?” 小李的声音带着真诚的急切,背景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我们老板说,按顾问费给你算,一小时五百,怎么样?”

一小时五百。陈凯心里动了一下。这个数字比他做总监时的时薪低了不少,可现在,这却是他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想起刚进远航时,自己就是靠着一手精准的调试技术,从车间里脱颖而出的。

他打车去郊区工厂的路上,雨越下越大。车窗外,城市的高楼渐渐被低矮的厂房取代,路边的梧桐树叶被雨水洗得发亮。陈凯看着后视镜里自己的倒影,头发凌乱,眼底带着红血丝,西装外套被雨水打湿了一角,狼狈得像个落难的骑士。可奇怪的是,心里那股沉甸甸的迷茫,却随着车轮的转动,一点点松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