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梦中,孟清站在一座古色古香的戏院后台。木地板上散落着戏服和头饰,空气中弥漫着脂粉和檀香混合的气味。远处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却听不清唱词。

“新来的?别挡道!”一个穿着短褂的年轻男子撞了她一下,匆匆搬着箱子走过。

孟清惊讶地发现自己穿着民国时期的蓝色布裙。她下意识摸向口袋,竟找到一张工作证:“新青年报实习记者 孟清”。

“孟记者!这边请!”一位戴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向她招手,“云裳小姐答应接受采访了,但只有十分钟。”

孟清跟着他穿过曲折的走廊,来到一间化妆室。门半掩着,里面坐着一位正在卸妆的旦角。从镜中看到孟清,她转过身来——那是一张令人过目难忘的脸,杏眼樱唇,眉间一点朱砂痣。

“您就是柳云裳小姐?”孟清听见自己问。

女子微微一笑:“正是奴家。孟记者想了解什么?”

孟清正想提问,突然一阵刺耳的铃声将她惊醒。窗外天已大亮,手机显示主编来电。她匆忙接起,却仍沉浸在梦境的余韵中。

“孟清!校样怎么还没发来?印刷厂在催了!”

“对不起,我马上发!”孟清这才想起自己睡着了,连忙检查电脑。

发完校样,将《漆夜谈》手稿小心收好。那个梦太真实了,特别是柳云裳转身的瞬间,仿佛能闻到她身上的桂花头油香气。

接下来几天,孟清每晚都会阅读《漆夜谈》,而每次都会梦见那座民国戏院。梦境越来越长,细节也越来越丰富。她了解到那是1923年的“永乐大戏院”,柳云裳是当红旦角,而戏班班主姓周,是个严厉的中年人。

第五天晚上,孟清在梦中跟随戏班去一位富商家唱堂会。回程时突遇暴雨,马车陷入泥泞。她清楚地记得柳云裳将伞借给了一个小徒弟,自己却被淋得浑身湿透。

第二天清晨,孟清洗漱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睡衣右肩有一片水渍,散发着淡淡的桂花香,正是梦中柳云裳身上的气味!

“这不可能……”孟清心跳加速,她翻开《漆夜谈》,发现《画魂》一章中有这样的描述:“雨夜归途,云裳赠伞与小徒,归而染风寒,三日后……”

后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孟清决定去找周明远问个明白。

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办公室走廊安静得出奇。孟清找到周明远的办公室,轻轻敲门,却无人应答。正当她转身要走时,门突然开了一条缝。

“周教授?”孟清推开门,办公室空无一人。书桌上摊开的正是《漆夜谈》的原稿,旁边放着一本相册。

出于职业本能,孟清瞥了一眼,顿时浑身冰凉,相册里是一张泛黄的戏班合影,正中坐着的中年男子,赫然与她梦中戏班班主一模一样!

照片下方的日期写着“民国十二年春”,而更令孟清震惊的是照片背面的字:“父周世安与永乐戏班全体同仁合影,妹云裳立于右三。”

“云裳……姓周?”孟清喃喃自语。她突然想起梦中柳云裳眉间的朱砂痣,相片中那位年轻女子同样的位置也有一颗痣!

“你发现了。”周明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孟清吓得差点打翻相册,转身看到老人站在门口,眼神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