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山风拂过他宽大的僧袖,也拂过阿月鬓边碎发。她喉头微哽,竟不知下语,只觉心口被那遥远的一拜撞得微微发麻。

半晌不见回应,他又朝她一礼,转身沿着石阶,一步步隐入山岚。

阿月独自走回自己的僧舍,坐在冰冷的蒲团上,托腮望着窗外逐渐暗淡的天光,神思恍惚。

门外响起熟悉的脚步声,轻而稳,停在门口。她起身,无声地将门闩插上,动作带着一丝自己也未察觉的赌气。

“阿月。”怀玉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温和依旧,“可是恼我了?”

阿月靠着门扉坐下,默不作声。

门外是温和含笑的嗓音,耐心解释:“方丈急召我去诵经,见你睡得酣甜,本想回来再喊你的。你若不肯信,我手上还握着经书,由你看看。”

一缕昏黄的日光穿过窗棂,照进狭小的屋内,阿月垂着眼睫,“不要叫我阿月,我不是。”

她本就不是阿月,但觉名字不过符号,旁人怎样唤都无谓,此刻脱口而出的抗拒,连自己都微微一怔。

门外静默了一瞬,“好。”

“那该叫你什么呢?”怀玉顿了顿,声音低缓下来,“你是异夜的第几月呢?”

阿月骤然抬眸,眼中冷光闪过,随即又缓缓归于沉寂,仿佛早已料到,“你知道了?”

初见的血污狼藉、黑衣劲装、夜里翻墙下山买酒的诡异身手,再联系近日异夜销声匿迹的传闻……种种蛛丝马迹,对于心思缜密的怀玉而言,其实不难猜想。

“那日你不让医师动你衣衫,贫僧初时只道是顾惜名节。”怀玉的声音平静无波,穿透门板,“如今想来,是不愿暴露身上的异夜凤纹刺青吧。”

阿月半晌出声,嗓音无悲无喜:“主公对我等起了疑心,恐日久之后不能掌控,又逢圣上猜忌,便密除了异夜。我侥幸逃脱。”

他问:“主公……是传闻中的国师凤林?”

她却恍若未闻,空洞着目光,沉溺在那段至暗过往中无法自拔。

半晌,一声极轻的叹息逸出唇边,“世人只道异夜尽是男子,谁又知晓,第十三月,原是女儿身。”

暮时的钟声,从山林深处传来,雄浑而悠长。一只温暖的手掌,轻轻覆上冰冷的木扉。

“莫再做什么十三月。”怀玉的声音平和安宁,如同浸润了檀香的古木,“往后,只做重光寺的阿月,便好。”

烟火人间

庭前木叶尽脱,呵气成霜,这才真切感到岁聿云暮,冬深如许。阿月栖居重光寺,不觉已近一载。

这日,阿月将一锭碎银放在怀玉桌案上,银锭在木纹上发出轻微的磕碰声,“替我下山买件衣裳。”

怀玉从书卷中抬眼,“……出家人为女子购置衣物,实在于礼不合。”

“我这般打扮下山,更惹人注目。”阿月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你去。”

怀玉无奈摇头,她总爱无赖讨巧,偏他拿没有办法。只好揣了银子,下了山。

行至城中布庄,琳琅满目的绫罗绸缎晃花了眼,他才猛地想起,他并不知她所需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