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机械地走到他旁边的座位坐下,课本放在桌上时发出"啪"的一声,吓得我差点跳起来。江翊把自己的练习册往旁边挪了挪,给我腾出位置,指尖不小心碰到我的手背,像有电流窜过,我猛地缩回手,他的耳尖也泛起一点红,赶紧低下头假装翻书。

那节课我听得云里雾里。老教师讲李清照的《声声慢》,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里藏着多少孤寂,可我满脑子都是刚才他碰到我的那下触感,像羽毛轻轻搔过心尖。偷偷抬眼时,总能撞见他低头写字的样子,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春蚕在啃桑叶。他写字的姿势很好看,握笔的手指修长,字迹工整又不失力道,不像我,字总是歪歪扭扭的。

课间休息时,老教师去厨房倒水,屋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空气安静得能听到挂钟的滴答声,我紧张地抠着课本的边角,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突然转过来问我:"你是不是七班的林虞书?"我点点头,他笑了笑,眼睛弯成月牙:"上次运动会,你扔铅球砸到了裁判台的花盆。"

我窘迫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那次运动会我被临时拉去凑数,体育委员说"就扔一下,重在参与",结果铅球扔出去时偏了方向,正好砸在裁判台旁边的月季花盆上,碎瓷片溅了一地,全场都在笑。我当时恨不得立刻消失,抱着头就往教学楼跑,根本没注意到谁在看我。原来他那时候就注意到我了。

"那天你跑掉的样子,像只受惊的兔子。"他说完,自己先笑了,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阳光落在他的笑脸上,暖融融的,我突然觉得,那些拗口的古诗词好像也没那么讨厌了。

从那天起,每个周末成了我最期待的日子。我会提前半小时出门,在楼下的早餐店买两个肉包,犹豫半天,还是只敢给他带一杯热豆浆——怕买别的他不爱吃,豆浆总不会出错。他总是来得很早,看到我递过去的豆浆,会轻声说句"谢谢",然后从书包里掏出颗大白兔奶糖,放在我桌上,糖纸在阳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

我们开始聊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他说他喜欢物理,解出难题时像解开了一个宝藏,那种成就感没法形容;我说我其实喜欢音乐,小时候学过钢琴,后来学业忙就停了,家里的钢琴现在还在储藏室里落灰。他问我为什么转学,我含糊地说"家里搬得远",他没再追问,只是说:"七班挺好的,张淼是我小学同学,她很热心,有什么事可以找她。"

我才知道,原来他早就认识张淼,原来他其实注意过我。张淼后来告诉我,江翊小学时就是班长,特别负责任,谁忘带红领巾了他都会帮忙找,谁被欺负了他都会站出来。"你不知道,"张淼神秘兮兮地说,"他小学时收到的情书,能装满一个抽屉。"我听着,心里有点酸溜溜的,又有点莫名的骄傲。

辅导班的日子过得很快,老教师总夸我们俩学习认真,说江翊的文言文赏析写得好,说我进步快,作文里终于有"真情实感"了。其实我知道,我的作文能进步,是因为每次写"最熟悉的人"时,我都会想起江翊——想起他跑步时的样子,想起他解数学题时皱起的眉头,想起他递给我奶糖时微微泛红的耳尖。这些藏在文字里的秘密,像埋在土里的糖,甜得让我自己都忍不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