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走了几步,鬼使神差地,我回头望了一眼。

那扇窄窄的门里,暖黄的灯光像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巢穴。透过干净的玻璃窗,能看到江屿依旧站在吧台后,微微低着头,似乎又在专注地擦拭着什么,侧影沉静而安稳。玻璃窗上凝结的水汽模糊了他的轮廓,只有那专注的姿态清晰地烙印在我回望的视线里。

我转过头,紧了紧身上的纸袋,汇入了夜晚胡志明市流动不息的人潮中。湿漉漉的衬衫贴在背上有些凉,但手里紧攥着那个厚实的纸袋,掌心却传来干燥的暖意。那只画在杯壁上的小猫,带着点无辜的湿漉漉的眼神,和吧台后那双沉静含笑的眸子,竟奇异地重叠在一起,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3 光影追逐

接下来的日子,我像一只追逐光线的候鸟,背着沉重的行囊和相机,在东南亚炽热的土地上辗转。

我攀上吴哥窟巴戎寺高耸的台阶,在破晓前清冷的微光中等待,只为捕捉第一缕阳光如何穿透古老石塔的间隙,将那些巨大而神秘的“高棉微笑”石雕一寸寸点亮。阳光像熔化的金子,流淌过石像斑驳沧桑的脸庞,那凝固了千年的微笑在光影变幻中似乎拥有了呼吸。快门声在空旷的遗迹间清脆地响起,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我深入曼谷嘈杂喧嚣的水上市场,狭窄的河道里挤满了满载瓜果蔬菜、香料熟食的长尾船。船夫们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泰语高声吆喝,与岸边游客的讨价还价声、摩托艇的马达轰鸣声交织成一片沸腾的市井交响。我蹲在摇晃的小船上,镜头追逐着船娘灵巧地将一挂金黄的香蕉递给岸上的顾客,她们鲜艳的头巾和手臂上闪亮的银镯在浑浊的水光映衬下格外醒目,汗水浸湿的鬓角贴着黝黑的脸颊,眼神却明亮而充满韧劲。

我躺在清迈素贴山脚下宁静的稻田边,青翠的稻苗在微风中泛起柔和的波浪。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黛色山峦,轮廓被薄雾晕染得朦胧。天空是洗过一般的澄澈湛蓝,大朵蓬松的白云如同凝固的棉絮,低低地悬在稻田之上。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青草和远处炊烟混合的清新气息。我耐心地等待着,直到夕阳熔金,将无边的稻浪染成一片流动的金红,几只白鹭优雅地掠过天际,翅膀尖儿也沾上了晚霞的瑰丽。快门按下,定格下这幅天地辽阔的宁静画卷。

我的镜头贪婪地捕捉着湄公河三角洲水网间忙碌的渔舟剪影,记录下琅勃拉邦清晨僧侣们赤足托钵、接受布施的肃穆行列,也框下了芽庄海滩上孩童追逐浪花时纯粹无邪的笑脸……每一帧画面,都饱含着异域的温度、色彩和故事,是我赖以生存的养分,也是我不断前行的证明。

然而,无论白天追逐的光线多么壮丽,无论遇到的风景多么令人屏息,当暮色四合,东南亚的天空被渲染成一片深沉的蓝紫色,城市华灯初上,喧嚣渐起时,一种奇异的牵引力便会悄然滋生。

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系在背包的肩带上。

当夕阳最后的余晖沉入地平线,给天边抹上最后一道黯淡的橘红,我收拾器材的动作总会不自觉地加快。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牵扯着,催促着脚步。穿过胡志明市夜晚渐渐汹涌的人潮车流,呼吸着空气中越发浓郁的摩托车尾气、路边摊飘散的烟火气和不知名热带花朵的甜香混合物,我的目的地却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