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了一下,“场合不同,主角不同,不是吗?”声音不高,却足够周围两三个人听见。有人挑了挑眉,有人低低笑了一声。
陈立似乎没料到我会这么回,笑容顿了一下,很快恢复如常,举杯和我碰了一下就转身离开。
林琦的信号来了,我跟着她走向徐先生。介绍很简短,我握手时注意到他的目光落在我的手链上,稍稍停顿了一秒才移开。我借着话题聊了几句行业里的动态,没有提项目,也没提公司,只是在离开前对他微微一笑。
回到人群边缘,我抿了口香槟,感觉整晚的空气都变得轻了些。但我知道,这只是刚刚开始。今晚的偶遇,或许会在他的记忆里留下一个模糊的影子,而接下来五天,我得想办法让这个影子变得清晰——甚至无法被忽视。
酒会的灯光始终柔和,却掩不住人群间流动的暗色涌动。轻音乐在空中打着缓慢的节拍,我端着香槟杯,像是在融入氛围,实际上每一步都在计算着路线。
林琦和几个公关部同事正在不远处和客户攀谈,我没有贸然走过去,而是先绕到宴会厅的另一侧,给自己争取一个更合适的时机。眼角余光看到陈立,他今天的西装是深灰色的,衬衫扣子松开了两颗,整个人显得自信而放松。他身边的人围成半圈,像是在听他说什么笑话,笑声此起彼伏。
我在靠墙的位置停下,端起酒杯小口啜饮。酒精的热意慢慢渗进胃里,驱散了一些紧张。林琦悄悄走到我身边,低声说:“一会儿有机会,我带你过去。”我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徐先生身上。他依旧是那副得体的疏离感,偶尔回应几句,手中杯子保持在同一个高度。
时间被人声和音乐切成一段段,很快就到了林琦暗示的时机。她带我穿过人群,走向徐先生。短短几步,我已经调整好笑容和语气。林琦的介绍简洁到位:“这是我大学同学,现在在市场部做项目。”
握手的瞬间,他的目光短暂地停留在我的手链上。那一秒很短,却清晰得像慢动作。我笑着寒暄了几句,没有提任何和项目相关的事,而是顺着他提到的一个行业趋势聊了两句轻松的话题。他的回答不多,但态度并不拒人千里,甚至在结束时微微颔首。
我退到人群边缘时,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接下来的几天。五天时间,要让这个简短的初识变成可被记住的印象,这几乎是场心理战。
正在思考,陈立忽然走到我面前,神情看不出情绪,语调却像是在闲聊:“今晚收获不小吧?”
我端着杯子笑了一下,“每个人的收获都不同。”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像是要说什么,最终只是抿了口酒便转身离开。我知道,他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能占据优势的机会。
酒会结束前,林琦又拉着我认识了几个圈子里的人,有几个是她刻意安排的,能在后续提供资源的类型。道别时她提醒我:“接下来几天你得主动一点,他们记性都不长。”我心里明白,这不仅是针对客户,也是针对整个公司和行业。
回到家已经将近午夜,灯光洒在书桌上,我把手链摘下来放在桌面上。链节上细小的划痕在光下格外明显,那是这些年日常佩戴的痕迹,也是提醒我自己不止一次在不利局面中撑下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