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在咖啡馆温馨的空气里无声弥漫。
05
下午的阳光有些刺眼。
我把车停在家门附近的拐角,没直接开回去。
手机屏幕亮着,是刚刚下载好的几个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的APP。图标红红绿绿,像一个个充满未知的金矿入口。
点开其中一个。
拍照。
上传。
填写信息。
动作流畅得几乎形成肌肉记忆。
镜头,是我复仇的第三只眼。
它精准地扫过家里那些曾经承载着“家”的想象、如今却刺眼无比的物件。
镜头首先锁定客厅。
那套张明最爱炫耀的、据说从意大利定制的手工牛皮三人座沙发。线条流畅,触感柔软,在阳光下泛着昂贵内敛的光泽。
喀嚓。照片拍下它最完美的角度。
标题:「进口设计师款真皮沙发,九五新,自提,诚出勿扰!」
价格?市场价的七折。但足够让识货的人疯狂。
接着,是占据客厅一整面墙的100寸激光电视家庭影院系统。那巨大的屏幕曾是我们周末偎依着看电影(大部分时候是我陪他看球赛)的消遣工具。
喀嚓。开机瞬间绚烂的画面被我捕捉。
标题:「顶级家庭影院套组,含音响功放,效果震撼,搬家忍痛!」
价格?依然是七折。追求极致视听享受的新贵们会趋之若鹜。
然后是书房。
张明视若珍宝、从不让我碰的那个整面墙实木书柜。里面塞满了精装烫金封面的“成功学”著作和“XX经济学原理”、“XX投资圣经”等高大上的书籍。那些书脊崭新,整齐地排列着,像一支支未开刃的仪仗队。
喀嚓。书柜在灯光下显得庄重又气派。
标题:「定制楠木顶天立地大书柜,大气保值,展示神器,速来!」
价格?甚至比沙发更高。因为它代表着“格调”和“底蕴”。
还有主卧那张King Size的智能电动大床,他那堆被我保养得如同新的名牌衣服、限量版球鞋,甚至客厅角落里摆着的那盆我细心养护了三年、长得郁郁葱葱的发财树……
一件件,一桩桩。
像一场无声的清算。
每一张照片都拍得极具专业美感,堪比精修的商品宣传图。
每一条描述都简洁有力,精准戳中目标人群的痛点。
价格更是让人心动不已。
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飞快滑动,发布键被一次又一次地点下。
像点下启动一场战役的信号弹。
每发布一件物品,心中的冰层就融化一分。
仿佛那些附着在物品上的、名为“张明太太”的腐朽标签,正随着上传进度条的推进,被一块块剥离,粉碎。
整个下午,我像一个最冷血无情的文物贩子,游走在名为“家”的废墟之上,有条不紊地将那些见证过背叛的“遗物”标价,打包。
而我精心布置的、那个曾经带给我虚假安全感的“家”,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我亲手解构、剥离。
像一个被精心装饰过的蛋糕,正在被一层层褪去华丽的糖衣,露出底下冰冷的、不再甜蜜的真相。
卧室里的那张床?是我要重点处理的。
它承载了太多虚情假意的温存和最终冰冷的背弃。卖掉它,不单是清算,更是对我自己的一种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