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迫自己去睡觉。
他不想被未验证的“感官残影”左右判断。这对一个以理性立身的人来说,是耻辱。
但就在他关灯之前,手机弹出一条微信提示。
联系人是阿林——一个已经两年没有联系的高中同学,备注都没了。
消息只有一句:
“你今晚是不是照了三次镜?”
他整个人从床上弹起来。
他从来没告诉过任何人,他正在录《借脸人》;更不可能有人知道他刚刚在镜前拍了三次素材。
他立刻回过去:“你怎么知道的?”
一分钟后,消息显示:“对方已将你删除,无法发送。”
第二天,他找出自己的“诡异事件素材分类”文件夹,把昨晚的素材调出来一帧一帧地看。
没有。
所有帧都一致,完美同步,没有异常。
他尝试调光、滤镜、慢放——仍旧无法复现他看到的“多一秒微笑”。
镜中人就像专属于他亲眼所见的那一秒。
他脑中突然冒出一句废弃稿里的设定:
“借脸人无法被摄像头拍到,他们只存在你的眼睛里。”
这本是他写给另一个故事的设定,用来反讽“第一视角的不可信性”。如今,却像预言。
更离谱的是,他昨天的视频被系统下架了。
平台提示:“因系统识别到画面中存在不可验证人脸,已暂时冻结该视频。”
他对着后台抓狂:“这视频只有我一个人,哪来的不可验证人脸?”
系统无响应。
更诡异的是,他昨天加的素材名是“借脸人-素材01”,现在却变成了“镜内-02”。
不是他改的。
他决定回应那条“白门村”的私信,哪怕只有一个字,他也要问出那个人到底是谁。
但他找不到那条消息了。
私信历史被清空,账号搜索不到。就像那个提示他去找“借脸人”的人,从未出现过。
顾时言望着自己电脑屏幕上的镜像倒影。
他盯着那张脸,面色苍白,发型一丝不乱,眼神清明。但他突然觉得那不是他。
那是一张干净得过头的脸,毫无细节,也毫无真实的疲惫、皱纹或焦虑。
像是……某种刻意制造出的样子。
他突然有一种荒谬的念头:
“如果这不是我,而是镜中人在模仿我呢?”
窗外风吹过,镜子轻微一晃。
他走过去,贴近镜面,对自己说了一句:
“我不怕你。”
镜子里的他笑了一下,嘴角微微扬起,比现实中的他高了一点点角度。
那一刻,他的头皮发紧,心跳砰砰作响。
他记起那句传说:
“晚上照三次镜,就会被借走脸。”
第二章:村庄有脸
顾时言决定去白门村的那个早晨,天空泛着一层灰,像静电残留在空气中。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去向。
甚至连评论区催更的粉丝,他都没回复。他隐隐有种直觉:这次选题,不是用来取悦谁的,它只属于他和镜子之间的某种秘密。
他查不到“白门村”的确切位置,网络上也无任何资料。唯一线索来自他回忆那条神秘私信中,临时存下的一张截图,背景是一个泛黄的木牌,上面用繁体字写着:“白門村——民俗調查區試點”。
“试点”两个字像是政府部门搞出来的名头,显得不伦不类。但Google地图上标记的最接近的村子,位于江南山区一处偏远的水库后面,离市中心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