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在一个苏家全员外出为苏晚选购成人礼珠宝的下午到来。借口要安静复习,我独自留在了别墅。确认佣人都在楼下忙碌后,我像一道无声的影子,溜进了苏国华的书房。巨大的红木书桌,昂贵的电脑,空气中残留着雪茄和权力的气味。我的目标很明确——角落那台连接着电脑的扫描仪。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撞击着肋骨,手却异常稳定,冰冷。我从贴身的口袋里拿出那份折叠整齐的协议,还有那本深红色的户口簿。翻开户口簿,户主那一页,“苏念”的名字清晰刺目。将协议和这一页,一页一页,小心翼翼地放在扫描仪冰冷的玻璃板上。按下按钮,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绿色的扫描光线平稳地移动,将那些肮脏的交易和我的名字,清晰地转化为冰冷的电子数据。屏幕上跳出预览图,每一个签名,每一个条款,都纤毫毕现。我迅速将文件存入一个全新的、加密的U盘。拔下U盘,藏进最贴身的衣袋。原件被我用一个防水密封袋仔细包裹好。
下一步,我需要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存放它们。别墅外不远处有一个小公园,僻静的角落里有一棵高大的老槐树。我像完成一项神圣的仪式,将密封袋深深塞进树下几块松动的大石头缝隙里,再用泥土和落叶仔细掩盖好痕迹。做完这一切,回到书房,将所有物品恢复原状,不留一丝褶皱或移动的痕迹。空气中,仿佛只多了一丝我身上旧校服残留的粉笔灰味,很快也被昂贵的香薰吞没。
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苏家上下沉浸在一种虚假的轻松和即将迎来成人礼的亢奋中。苏晚更是尾巴翘到了天上,仿佛清北的大门已经为她敞开。我再次以去市图书馆查资料为由,离开了那座华丽的囚笼。苏国华只不耐烦地挥挥手,大概觉得我这个碍眼的乡下人不在眼前晃悠更好。
市中心,一个不起眼的邮局。我用现金购买了两个特快专递信封和几个普通信封。在邮局角落的桌子上,我拿出一个全新的笔记本和笔。第一封实名举报信,措辞严谨,逻辑清晰:
* 陈述身份:苏念,原籍X省临山县第一中学,准考证号XXXXXX。
* 核心事实:被亲生父母苏国华、李曼胁迫,签署协议放弃本年度高考资格,由苏晚冒名顶替本人身份参加高考。
* 交易物:京市户口。
* 诉求:恳请彻查,维护高考公平。
没有留苏家地址和电话,只附上了我的名字和准考证号。信纸打印出来,连同那份扫描打印的《协议书》和户口簿户主页(清晰显示户主苏念),装入一个特快专递信封。收件地址:**京市教育考试院监察处**。
第二封内容几乎相同,装入另一个特快专递信封。收件地址:**京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接着,是给媒体的。更简洁,更具爆炸性:
* 标题:惊爆!豪门苏家替考丑闻!
* 核心事实:苏家真千金苏念(原X省考生)被逼放弃高考,假千金苏晚冒名顶替参考,交易物为京市户口。
* 附关键证据:协议书扫描件、户口簿户主页扫描件(苏念为户主)。
装入几个普通信封。收件地址是早已查好的、京市影响力最大、反应最快的几家报社和电视台的新闻爆料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