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不参与后宫争斗。李贤妃故意在她的汤里放凉药,她喝了拉肚子,只说是自己着凉了;张昭容抢走她给皇帝绣的荷包,她只笑笑说:"姐姐喜欢,就送你了。"
皇帝知道了,要罚她们,她总拦着:"都是小事,何必呢?"
"你啊,就是太心软。"他捏着她的脸颊,"早晚被人欺负死。"
"有陛下护着,谁敢?"阿若眨眨眼,像个小姑娘。
四十岁那年,阿若生了个女儿。她生产时大出血,昏迷了两天两夜。皇帝守在床边,衣不解带,头发胡子都白了大半。太医说要准备后事,他把药碗摔了:"朕不准!传朕旨意,谁能救回修仪,赏黄金万两,官升三级!"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药起了效,阿若竟真的醒了。睁开眼看见皇帝,她笑了,眼泪却掉下来:"陛下,我梦见若溪了,桃花开得真好......"
"别说了,"他握住她的手,滚烫的眼泪落在她手背上,"你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小公主被封为乐安公主,皇帝把她宠上了天。刚会走路,就抱着她上朝,让她坐在膝头,看大臣们议事。乐安抓了御史的奏折当玩具,他乐呵呵地说:"我女儿有眼光,知道这奏折重要。"
阿若总说:"陛下太宠她了,会惯坏的。"
"我们就这一个女儿,不惯她惯谁?"他把乐安举过头顶,小姑娘咯咯地笑,像银铃在响。
此时的阿若,已是贵妃,位同副后。她的宫装终于换成了正红,发髻上也插了凤钗,可眉眼间的温柔一点没变。宫女太监不小心做错事,她耐心教导,只说:"下次仔细些。"宫里的人都说,苏贵妃是菩萨心肠。
皇帝越来越依赖她。朝堂上受了气,回到钟粹宫,只要看见她带着孩子们读书,气就消了大半。"还是你这里好,"他靠在软榻上,看她给常润梳辫子,"没有争吵,安安静静的。"
"陛下是天子,"阿若笑着说,"自然要担天下事。我帮不上忙,只能让陛下回来时舒心些。"
他拉她坐在身边,摸了摸她的头发,鬓角已有了银丝:"阿若,你跟着朕,受苦了。"
"不苦。"她靠在他肩上,"能陪着陛下,看着孩子们长大,是阿若的福气。"
那年冬天,常泽被立为皇太子。赐宴那天,皇后没来,说是病了。阿若亲自去坤宁宫请,皇后躺在榻上,背对着她:"我一个没生养的,去了也是碍眼。"
"皇后娘娘是六宫之主,您不去,宴席不圆满。"阿若站在床边,语气恭敬,"陛下心里,是敬重您的。"
皇后没说话,却在宴席开始前,来了。她坐在主位上,看着阿若带着孩子们给她敬酒,忽然说:"你比我强。"
阿若愣了愣,随即笑了:"娘娘说笑了。"
她知道,皇后说的不是位分,是人心。
五、岁月不饶人
乐安公主五岁那年,阿若已经四十五岁了。她又怀了身孕,这是她第六个孩子。太医说高龄生产危险,劝她保重身体,她只是笑:"这是缘分,来了就接着。"
皇帝吓坏了,把她当成稀世珍宝,走路都要扶着,吃的喝的都亲自过问。常泽已经是半大的少年,跟着皇帝上朝,处理政务,见父亲这样,忍不住说:"父皇,儿臣会照顾好母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