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去查柳玉的指纹,”赵野在柳玉的名字旁画了个圈,“特别是她的指甲。”

傍晚时分,小张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攥着个湿透的牛皮本:“赵哥,在店后面的垃圾桶里找到的!被塑料袋裹着,藏在最底下。”

账本的纸页已经发皱,上面用毛笔字记着密密麻麻的交易记录。赵野翻到最后几页,忽然停在3月17日那行:“收柳玉‘鱼藻罐’仿品一件,抵欠款叁万。”下面还有行小字:“真罐藏于东墙夹层。”

东墙?赵野立刻赶回聚珍阁。店里的东墙挂着幅《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他伸手敲了敲墙面,果然有空洞的回声。掀开画框,后面是块活动的木板,夹层里空空如也,只有几粒潮湿的木屑。

“柳玉有重大嫌疑,”赵野对着对讲机说,“她知道真罐藏在哪。”

找到柳玉时,她正在自家店里给一幅山水画装裱。女人穿着旗袍,指甲涂着正红色,听到周启山的死讯时,手里的浆糊刷“啪”地掉在地上。

“我昨晚根本没去过聚珍阁,”柳玉的声音发颤,“我和周老头是有仇,但还不至于杀人。”她伸出手,指甲修剪得整齐,没有任何破损。

技术人员采集指纹时,赵野注意到柳玉的旗袍袖口沾着点泥土,颜色和聚珍阁墙根的痕迹很像。“您今早去过哪?”

“去…去后山挖野菜了,”柳玉眼神躲闪,“我女儿喜欢吃荠菜饺子。”

赵野走出字画店时,夕阳正穿透雨云,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忽然想起账本里的另一行记录:“林默预支半年工钱,用途:母手术。”

3 第三个人的痕迹

林默的母亲确实在住院。赵野在市一院的病房里见到了那个躺在病床上的女人,插着氧气管,脸色蜡黄。护工说手术费还差五万,林默昨天下午还来跟医生商量能不能延期。

“小默这孩子孝顺,”护工叹着气,“为了给他妈治病,白天在古玩店学徒,晚上还去工地打零工。”

赵野看着床头柜上的合照,林默穿着高中校服,笑得一脸灿烂。他忽然想起聚珍阁里的脚印,42码,而林默穿的是40码的鞋。

回到警局,技术科有了新发现:账本夹层里藏着半张火车票,3月20日从苏州到本市,乘车人是周启山的侄子周明。还有,镇纸上的女性指纹虽然不是柳玉的,但和柳玉店里一个员工的指纹高度吻合——那个叫小雅的年轻店员,平时负责给柳玉跑腿。

“小雅今天没来上班,”小张汇报时脸色凝重,“柳玉说她昨天请假了,说是要去见个‘重要的人’。”

赵野调取了古玩街的监控。凌晨一点十五分,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身影从聚珍阁后门出来,手里抱着个用布包着的东西,身形瘦小,像是个女人。十五分钟后,监控拍到林默骑着电动车出现在巷口,他停在聚珍阁门口张望了很久,才推门进去。

“林默在撒谎,”赵野盯着屏幕,“他不是早上六点才发现尸体的,他凌晨就去过。”

再次询问林默时,年轻人的防线终于垮了。“我昨晚十二点下班路过店里,看到灯亮着,就进去看看,”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师父…师父已经倒在地上了,我当时吓坏了,想报警,又怕说不清楚…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