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至中国书店二楼时,我注意到她风衣内袋露出的半截青铜钥匙。那钥匙齿的排列,竟与上海博物馆藏子仲姜盘的水禽机关完全契合。她顺着我的视线将钥匙收回:"家父三十年前参与过打捞南海一号,这是他从沉船里带出的唯一物件。"
手机在此时震动,物证科新消息显示:所有凶案现场的土壤样本中,均检测出宋代钧窑釉料成分。苏瑶瞥见屏幕后轻叩窗棂:"去潘家园,现在。"她翻出窗户时的敏捷身法,像极了故宫档案里记载的明代锦衣卫雁行术。
夜幕下的鬼市摊位前,她将钥匙插入某件磁州窑梅瓶的瓶口。随着机关转动的咔嗒声,瓶身突然裂成《考工记》记载的"陶人制甗"的六辋片,内部暗格里蜷缩着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断指——那枚指甲上纹着的饕餮,正与第二位受害者胸口的刺青互为镜像。
身后传来青铜兵器破空声时,苏瑶已抄起摊位上的宋代铁剪架住劈来的吴钩。我抓起钧窑天青釉碗砸向袭击者,破碎的瓷片中飞溅出的铜钱镖,每一枚都带着明定陵出土的腐朽气息。她在搏斗间隙喊出的暗语:"伏羲六十四卦正南姤位!"让我想起凶案第五现场的血符朝向。
当我们背靠背站在碎瓷堆中时,袭击者突然抛出的青铜甗在空中炸开。《吕氏春秋》记载的"大羹玄酒"泼洒在鬼市幡旗上,竟将那些"秦半两""汉五铢"的幌子染成血红色。苏瑶趁机抓起洛阳铲劈开围堵,拽着我冲进盗挖的地道。
在地道尽头坍塌的汉墓前室,她的手电光照亮壁画上的献祭场景:执玄圭的祭司正在青铜鼎前剜出人牲心脏,而鼎身的铭文正是连环凶案中始终缺少的第九个符号。我摸出物证袋里的青铜残片,缺口与壁画中祭司佩戴的面具完美吻合。
"这才是完整的祭祀阵列。"苏瑶将钥匙插入壁画裂缝,隐藏的暗格吐出半卷银雀山汉简。随着简牍展开,《管子·轻重甲》的字迹间浮现出血写的预告:"至朔月望,以十二人牲引玄圭现世。"
地面上突然传来的轰鸣声震落墓室顶部的钟乳石,我们在塌方前逃出盗洞。苏瑶染血的丝巾缠着新获得的玉琮,琮体表面密布的云雷纹中,暗藏着次日农历十五的日月合朔时刻。远处未完工的CBD大厦玻璃幕墙上,月光正将我们的影子投射成甲骨文中的"祭"字。
第五章《蚀月之墟》
我掀开第七份档案的塑料封皮时,苏瑶的钢笔尖正沿着咖啡渍在《营造法式》影印本上勾画。窗外的霓虹透过刑侦大队会议室的防弹玻璃,在她锁骨处的赤鱬刺青上折射出青铜器的冷光。"戌时三刻,"她的笔尖戳在北宋李诫记载的"举折之法"图例上,"所有受害者的手机定位轨迹,都在这个时间点消失于..."
我们同时抬头看向电子地图,十二个红点在西郊凝成血色漩涡。被标注为"圣安德肋堂"的废墟在卫星图上呈现《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弦数,哥特式尖顶的投影长度正好是商代骨尺的十二倍整。
撬开生锈的铸铁门时,苏瑶的登山杖卡在了门缝。她突然蹲身捏起门槛缝隙的青灰色粉末:"这不是灰尘,是龙泉窑梅子青釉料的煅烧残留物。"手电光扫过之处,门廊地面铺着的不是花岗岩,而是数以千计的残破瓷片——每片底款都对应着连环案受害者的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