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试试看。”沈砚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晨光里投下安稳的阴影,“就从它开始。把那个味道做出来。”

这念头让她破碎的心,有了一点点可依附的东西。

启动资金是沈砚给的信用卡副卡。他没说借也没说给,只丢下一句:“赚了钱,连本带利还我。” 这给了林晚维持最后一丝尊严的踏实感。

最初的尝试惨不忍睹。在顶级配置的厨房里,昂贵的珐琅锅第一次煮酒酿就糊了底,焦糊味弥漫。沈砚下班回来,只皱了皱眉,脱下西装挽起袖子,接过她手里烧焦的锅,打开新风系统,默默清理。无声的支持,比任何鼓励更有力量。

林晚着了魔,一遍遍试验。米的选择、酒曲比例、水温控制、发酵时间…笔记写满好几个本子。终于,一个深夜,当沈砚结束跨国视频会议走出书房时,空气里弥漫开清甜馥郁、带着微醺酒意的桂花香。

林晚端着一小碗刚出锅、氤氲热气的酒酿小圆子,站在厨房灯光下。手指因紧张微颤,脸颊因兴奋泛红,眼里灰败的雾气被甜香驱散不少,亮得惊人。

“尝尝?”声音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刚孵化的、脆弱的雏鸟。

沈砚走过去,接过碗。瓷勺舀起一点送入口中。软糯的小圆子在齿间化开,温热的米酒清甜不腻,恰到好处的微酸平衡甜味,桂花的香气缠绕舌尖,最后是酒酿特有的醇厚回甘。

他抬眼看向林晚紧张期待的脸,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却肯定:“是这个味道。可以出摊了。”

那三个字——“出摊了”——像道赦令,瞬间点亮了林晚整个人。她眼里的光,灼灼燃烧。

出摊地点选在大学城附近的背街小巷口。沈砚动用了点关系,弄来个位置不错、干净整洁的固定摊位。开业前一晚,观澜公寓的厨房灯火通明。凌晨三点,林晚穿着最简单的T恤牛仔裤,头发利落挽起,脸上没有昔日千金的精致妆容,只有专注的虔诚。沈砚也起了大早,穿着休闲装靠在厨房门口。

“紧张?”他问。

林晚深吸一口气,封好最后一个保温桶,转身,脸上是破釜沉舟的坚定:“怕什么?大不了再赔你一笔。” 语气里有久违的倔强和鲜活。沈砚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小摊叫“晚晴记”。干净发亮的三轮餐车,挂着林晚手写的招牌。清晨阳光斜照进小巷,清甜诱人的桂花酒酿香气,抓住了每个路人的嗅觉神经。

“老板,来一碗!”

“这香味绝了!打包两份!”

“小圆子好Q弹!酒酿味道好正!”

开张不到两小时,两大桶酒酿小圆子见底。林晚忙得脚不沾地,额头沁汗,脸颊红扑扑的,嘴角抑制不住上扬。收钱、打包、递出,动作从生涩变得流畅。当她把一张沾着酒酿汤渍的十块钱纸币小心放进腰包时,沉甸甸的踏实感和新生的喜悦冲垮了心防。她抬起头,隔着排队人群,一眼看到巷子对面梧桐树下静静倚着的身影。

沈砚站在那里,隔着微凉的空气和食物香气,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身上。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没有走近,像个沉默的守护者。

林晚的心被那目光里的暖意熨帖,所有疲惫紧张消散。她咧开嘴,朝着他的方向,露出了被赶出林家后第一个真正灿烂、毫无阴霾的笑容,干净明亮,仿佛能驱散所有过往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