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看着她脸上那抹久违的、充满生机的光亮,眼神深处微微一动。他几不可察地点头,转身融入逐渐喧嚣的人流。
日子在“晚晴记”摊位前蒸腾的热气和赞誉声中飞转。林晚身上的怯懦空洞被汗水洗刷,磨砺出韧性和越来越亮的自信。她不再只卖酒酿小圆子,夏天添冰凉沁甜的绿豆沙和酸梅汤,冬天加暖入心脾的红豆年糕汤和姜汁撞奶。每款新品推出前,沈砚成了她最挑剔也最诚实的试吃员。
“太甜,腻。”沈砚放下勺子。
“姜味太冲,压奶香。”他评价姜汁撞奶毫不留情。
“红豆不错,年糕不够软糯,火候差一点。”红豆年糕汤只得到勉强点头。
林晚有时被他噎得直瞪眼,但更多是被激起不服输的劲头。一遍遍调整配方,反复试验,直到沈砚挑不出毛病或吝啬给出“尚可”。攻克难关的成就感,让她眼里的光越来越盛。
生意如滚雪球。靠着口碑和品质,“晚晴记”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发展到三家整洁明亮、风格统一的小门店。林晚不再是躲在沈砚身后、眼神空洞的女孩。她穿着简单衬衫牛仔裤,指挥店员,盘点账目,和供货商讨价还价,眉眼间是独当一面的利落和风霜淬炼的沉静。盘下第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店面那天,签完合同,拿着钥匙站在崭新玻璃门前,阳光洒在身上,她回头看向沈砚,眼睛亮得像盛满星辰。
“沈砚,”声音有不易察觉的哽咽,更多是扬眉吐气的畅快,“第一家!我的!”
沈砚站在她身后半步,看着她挺直的脊背和发亮的侧脸,目光深邃,翻涌着复杂情绪,最终沉淀为近乎温柔的欣赏。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掌心温度透过薄薄衬衫:“嗯,是你的。”
这个简单动作,这句平淡肯定,让林晚的心像被温热潮水淹没。她转身,第一次主动用力拥抱他。不是绝望寻求依靠,而是带着满满感激和新生的力量。沈砚身体僵了一瞬,缓缓抬起手臂,轻轻环住她的背。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属于林晚的第一家小店门口,两人都没说话,只有彼此心跳在喧闹街市中清晰可闻。
林晚仰起脸,笑容明媚带点得意:“沈大少,眼光不错吧?当初捡我这块‘破石头’,是不是捡到宝了?”
沈砚低头看着她生动的眉眼,唇角勾起极淡却真实的弧度:“嗯,是块宝。” 眼神里的暖意,几乎要将人融化。
时间在忙碌和希望中滑过三年。“晚晴记”发展成拥有七家分店、本地小有名气的连锁甜品品牌。林晚搬出观澜公寓,有了自己精心布置的小家。生活被订单、会议、新品研发和扩张计划填满,充实充满向上力量。昔日被抛弃的阴霾似乎彻底驱散,雨夜里失魂落魄的女孩,脱胎换骨成眼神明亮、步履坚定的创业者。
沈砚一直在她身后,像沉默影子,又像稳固靠山。很少直接插手生意,但当她遇到棘手执照问题或被刁难房东纠缠时,麻烦总在他几个电话或不经意露脸后悄然化解。他看着她一步步走来,眼里的光越来越亮,身上焕发出记忆中未被林家浸染前的纯粹鲜活和韧性。一种隐秘的、酝酿已久的念头,在他心底破土而出。
深秋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在沈砚办公室红木桌面投下温暖光斑。他打开低调奢华的深蓝色丝绒首饰盒。一枚戒指静静躺在黑色天鹅绒上。主钻纯净无瑕,完美切割,阳光下折射璀璨虹彩。戒托设计独特,铂金线条流畅充满力量感地环绕托起主钻,侧面巧妙勾勒出含苞待放的桂花轮廓——她涅槃重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