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碎星剑饮血无数,剑尾的宝石在一次激战中被崩掉,露出个丑陋的圆坑。有人劝他重镶一块,他却只是用布反复擦拭那个凹坑,说这样才好,"省得晃眼"。

那时的江湖,只要提起碎星剑,连啼哭的孩童都会噤声。人们说,那把剑有灵,会自己寻找恶人;说剑主沈惊寒是从地狱爬回来的修罗,眼里只有仇恨。

没人知道,每次杀完人,沈惊寒都会把自己关在客栈里,用烈酒浇洗剑身。酒液混着血珠滴落,在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泊,像一汪缩小的血海。

他常在梦里回到沈家军的营地,父亲教他握剑的姿势,母亲给剑穗打结,妹妹抱着他的腿要学剑。可每次醒来,只有碎星剑冰冷的触感提醒他,那些都成了灰烬。

三、血祭

改变发生在江南。

那年沈惊寒追踪一个拐卖孩童的团伙到了苏州。那伙人藏在画舫上,专挑节庆时下手,已经害了十几个家庭。沈惊寒夜里潜入画舫,碎星剑刚出鞘,就听见舱底传来孩童的哭声。

他收了剑,改用匕首解决了守卫。推开舱门时,十几个孩子挤在角落里,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还在襁褓里。一个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被吓得直抖,却还是把怀里的婴儿护在身后。

"别、别杀我们......"小姑娘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努力挺直脊背。

沈惊寒的剑差点脱手。那神情,像极了当年被敌军围住时的妹妹。

他没说话,只是割开孩子们身上的绳索,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等官府赶来时,他已经消失在夜色里,只在舱板上留下个用血写的"罪"字。

那天之后,沈惊寒变了。他依旧拔剑,却不再主动寻仇;他依旧让碎星剑饮血,却只杀确凿的恶人。有人说他锐气尽失,有人猜他身负重伤,只有他自己知道,是那双护着婴儿的眼睛,在他心里凿开了道缝,漏进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真正的转折,是在三年后的漠北。

当时西域魔教作乱,教主无天用活人炼蛊,引得江湖正道联手讨伐。沈惊寒本不想参与,却听说无天抓了数百平民当祭品,其中还有不少孩子。

他赶到魔教总坛时,正赶上祭坛大典。无天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着血幡,台下是被铁链锁住的百姓,个个面无人色。

"沈惊寒!"无天认出了他,狂笑起来,"你也来送死?今天就让碎星剑,成为我炼蛊的祭品!"

沈惊寒没说话,只是握紧了碎星剑。他知道,今天要么无天死,要么他亡。无天的武功诡异狠辣,更兼练了邪功,刀枪难入。

那场 fight 持续了整整一夜。

月光被血染红,祭坛的石阶上积了厚厚的尸身。沈惊寒身上添了数十道伤口,最深的一道从左肩划到右腹,几乎把他开膛破肚。碎星剑的剑刃崩了个小口,却依旧嗡鸣不止,像是在为他鼓劲。

最后时刻,沈惊寒用了司空图教他的禁招——以血养剑,以气御剑。他划破掌心,将血抹在剑身上,借着无天轻敌的瞬间,人随剑走,像道黑色的闪电,从无天的咽喉穿了过去。

无天到死都睁着眼,似乎不敢相信自己会被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