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陈砚之!”

一个略显苍老的女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视。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阿姨快步走过来,亲昵地挽住陈砚之的胳膊,目光在苏晚身上转了一圈,带着好奇和审视。

“妈,这是我大学同学,苏晚。”陈砚之介绍道,语气自然了些。

“同学啊?”陈母笑起来,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显得很和蔼,“小姑娘长得真俊。我是砚之的妈妈,你叫我张阿姨就行。”

“张阿姨好。”苏晚礼貌地笑了笑。

“你们认识啊?那可太巧了。”张阿姨拉着陈砚之的胳膊,语气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急切,“我们正要去楼上喝下午茶,小晚要不要一起?”

苏晚刚想拒绝,陈砚之却先开了口:“妈,苏晚可能还有事。”

“能有什么事啊,下雨天的。”张阿姨嗔了儿子一眼,又看向苏晚,“别客气,就当陪阿姨聊聊天。”

盛情难却。苏晚看着张阿姨热切的眼神,又看了看陈砚之眼底那抹复杂的情绪,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啊。”

第二章 未寄出的信

美术馆顶楼的咖啡馆视野很好,能看到被雨水冲刷得格外青翠的梧桐树,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江面。

张阿姨很健谈,从陈砚之小时候的糗事讲到他大学时的叛逆,几乎没给苏晚和陈砚之留什么对话的空隙。苏晚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坐在对面的陈砚之。

他没怎么说话,大多数时候只是沉默地喝着咖啡,偶尔在张阿姨提到他时,嘴角会勾起一抹无奈的笑。但苏晚能感觉到,他的注意力,始终有一部分落在她身上。

“……说起来,砚之这孩子,都快三十了,还单着呢。”张阿姨话锋一转,话题落到了陈砚之的终身大事上,眼神有意无意地在苏晚和陈砚之之间打转,“家里催得紧,介绍了好几个姑娘,他都没看上眼。小晚啊,你呢?有男朋友了吗?”

苏晚握着咖啡勺的手顿了一下,轻声道:“我也单身。”

张阿姨眼睛一亮,刚想说什么,就被陈砚之打断了:“妈,你喝口茶吧,凉了。”

“你这孩子,我跟小晚聊聊天怎么了。”张阿姨不满地看了他一眼,又转向苏晚,笑得更亲切了,“小晚是做什么工作的?”

“在出版社做编辑。”

“编辑好啊,知书达理的。”张阿姨越看越满意,“我跟你说,我们家砚之……”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张阿姨几乎把陈砚之的优点细数了一遍,从工作能力到生活习惯,事无巨细。苏晚耐着性子听着,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她能感觉到陈砚之的不自在,他几次想岔开话题,都被张阿姨不着痕迹地绕了回来。

终于,张阿姨看了看时间,站起身:“哎呀,光顾着聊天了,我下午还有个牌局,得先走了。”

“我送您下去。”陈砚之说着也站了起来。

“不用不用,我自己认识路。”张阿姨摆摆手,又凑近苏晚,压低声音,“小晚啊,砚之这孩子就是嘴笨,人是真的好。你们年轻人,多联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