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到寝殿还没坐稳,太监就屁滚尿流地闯进来,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陛下!不好了!大臣们在殿外跪着,说您不答应和亲就是违逆祖制,要……要逼宫!”

乾隆走到殿门一看,好家伙,黑压压跪了一片,赵瑾举着他的“嫡庶有别”扇当令旗,扯着嗓子喊:“庶皇帝不尊祖制,当废黜!”“保嫡脉,守石碑!”“庶子滚出龙椅!”

乾隆深吸口气,对身边侍卫总管说:“去调御林军。”

侍卫总管脸都白了:“陛下,御林军……御林军里大半是嫡出子弟,他们……他们认石碑不认人啊!”

乾隆皱眉,忽然想起记忆里御林军中尉是个庶出的武将,姓周,当年在边境砍了三个敌酋,却因为是庶出,军功差点被嫡出的副将抢了去,至今还憋着股火。他对侍卫总管说:“你去告诉周中尉,就说朕让他带一队人来护驾。告诉他,今日护驾有功,往后庶出将士的军功,朕亲自画押,谁再敢用‘嫡庶’压着,朕就把谁的官帽摘了当夜壶。”

半个时辰后,御林军果然来了,周中尉骑着匹黑马,脸膛黢黑,眼神里带着犹豫,却还是翻身下马抱拳道:“陛下有何吩咐?”

乾隆指着殿外的人群:“这些人聚众逼宫,图谋不轨,拿下。”

大臣们见御林军来了,更嚣张了。赵瑾举着扇子跳起来喊:“周中尉!你是大雍的兵!是嫡脉的兵!怎能听庶子号令?石碑上刻着呢‘嫡兵不护庶主’,你敢违?”

几个嫡出的御林军果然犹豫了,手按在刀柄上不动,眼神瞟着周中尉,像在等他认怂。

周中尉咬了咬牙,突然拔出腰间的刀,刀光闪得人眼晕:“放屁!我是陛下的兵!护驾是本分!管他嫡庶?抗旨者军法处置!”他当年被抢军功时,这些喊“石碑规矩”的人可没少踩他,此刻眼里的火“噌”地就上来了。

御林军里几个庶出的士兵也跟着拔刀,嫡出士兵见势不妙,讪讪地收了手。侍卫们一拥而上拿人,赵瑾被按倒时还举着扇子乱挥:“你们敢动我?史官会记下来!庶子囚嫡,千古骂名!你们的名字要刻在耻辱柱上!”

吏部尚书被推搡着撞到柱子上,“哎哟”一声,捂着腰直咧嘴:“祖制在上!你们会遭报应的!下辈子投胎都得是庶出!”

可真挨了几下子,这些人的硬气就跟漏气的皮球似的瘪了。赵瑾被按在地上磕了个响头,额角起了个大包,疼得“嗷嗷”叫:“别打了!疼!陛下饶命!我错了!扇子给你!嫡庶有别我改还不行吗?”

太傅被按在地上,白胡子沾了泥,哭得老泪纵横:“陛下开恩!石碑上的字咱凿了重刻还不行吗?别打了……老骨头快散架了……”

几个先前跳得最欢的大臣疼得直抽抽,哪还顾得上什么祖制石碑,只顾着喊:“陛下饶命!我们再也不敢了!庶出当皇帝……挺好的!真的!”

乾隆站在台阶上,看着这群人从喊“石碑规矩”到喊“救命”,从拿扇子戳人到抱侍卫大腿,突然觉得这荒诞的场面竟有些滑稽。他对周中尉说:“把他们关到宗人府,让他们好好想想,是石碑上的字硬,还是陛下的刀硬。”

阳光落在周中尉的刀上,闪着冷光。周中尉抱拳道:“遵旨!”他身后的庶出士兵们,腰杆似乎都挺直了些,连走路都带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