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的瞬间,他用这辈子最冷静也最大胆的语气,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这里是阿勒颇东区医院,我是现场记者陆知远。无国界医生沈南昭正在此地主持一台战地手术,我们将进行全球直播,请求紧急医疗物资支援。”
他特意加重了“无国界医生”和“全球直播”这两个词。
他是个媒体人,他太清楚,在这个时代,“直播”这两个字,拥有引爆舆论的核武器级别的能量。
它意味着关注,意味着压力,意味着人道主义救援组织无法坐视不理的国际影响。
挂断电话,他浑身都在发抖,一半是紧张,一半是孤注一掷的兴奋。
三个小时后,当夜空中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巨大轰鸣声时,所有人都以为是空袭提前来临了。
绝望的尖叫声中,唯有陆知远冲出医院,抬头望向天空。
一架印着联合国标志的医疗直升机,破开夜幕,悬停在医院上方的空地上。
巨大的探照灯光柱,如同神迹般照亮了这片废墟。
血浆、抗生素、止痛药、营养液……当一箱箱救命的物资被空投下来时,整个医院爆发出劫后余生的哭喊和欢呼。
沈南昭冲到陆知远面前,浑身颤抖,眼中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的质问:“是你做的?”
陆知远迎着她的目光,坦然地点了点头。
“我用了你的名字,谎称你是无国界医生。”他平静地承认,“因为,你值得被看见。”
沈南昭死死地盯着他,胸口剧烈起伏。
她眼中的风暴翻涌了很久,最终,一切都归于平静。
她沉默了良久,久到陆知远以为她会给他一巴掌。
但她只是转过身,背对着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下次……提前告诉我。”
黎明时分,远处的城区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炸声,大地都在颤抖。
但那死亡的交响乐,奇迹般地绕过了这家小小的医院。
陆知远赌赢了。
天光大亮时,沈南昭完成了最后一例清创手术。
她走出手术室,摘下口罩,露出一张被汗水浸透、疲惫到极点的脸。
陆知远就守在门口,他的相机从直升机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关过。
哈桑拄着拐杖,端来了两杯热气腾腾的红茶,咧着嘴笑:“真主保佑。你们俩,一个用刀救人,一个用镜头留证,都是不肯闭眼的人。”
沈南昭接过茶,滚烫的温度让她冰冷的手指恢复了一丝知觉。
她忽然抬起头,对陆知远说:“专题拍完后,别走。”
陆知远一愣。
她没有看他,而是望向窗外。
晨光刺破硝烟,为满目疮痍的废墟镀上了一层脆弱的金色。
“这里,”她说,“需要更多‘看见’。”
陆知远笑了。
那是他来到这片土地后,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举起相机,对准了她那张疲惫却无比清醒的脸。
“那我得先拍张开工照——沈医生,早安。”
快门声清脆地落下。
光尘在空气中浮动,两个人的影子,在身后斑驳的残墙上,悄然交叠。
这份由谎言换来的平静,持续了三天。
三天里,医院的秩序奇迹般地恢复了。
陆知远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切,他甚至觉得,和平或许真的有可能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