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福运楼一楼大堂原本鼎沸的人声,在知府陈文昭迈过门槛的瞬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掐住了脖子,骤然低了下去,只剩下压抑的嗡嗡声和碗筷杯盘的轻微碰撞。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停下了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带着敬畏和好奇。

陈文昭约莫四十出头,保养得宜,面皮白净,三缕清须,一身宝蓝色的常服,看着倒有几分儒雅气。他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负着手,迈着方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穿着皂衣、挎着腰刀的衙役,还有本县几个有头脸的乡绅富户作陪。

“哎呀呀,知府大人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王掌柜反应最快,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迎了上去,腰弯成了九十度,脸上的笑容堆得能挤出蜜来。

我带着潘金莲快步走下楼梯,来到陈文昭面前,也深深一揖:“草民西门庆,恭迎知府大人!大人光临,实乃小店天大的福分!”

陈文昭的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随即又扫过我身边的潘金莲。潘金莲今日打扮得体,低眉顺眼,敛去了平日那股媚色,倒显出几分端庄。陈文昭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随即笑容更盛:“西门大官人?免礼免礼!本官在衙门里就听说了,你这福运楼开得是风生水起,红透半边天啊!今日特来见识见识,尝尝你这‘阳谷第一楼’的滋味!”

“大人折煞小人了!全赖阳谷父老乡亲抬爱,更托赖大人治下有方,才有此等太平繁华,容小人做点糊口的小生意。” 我姿态放得极低,语气谦恭,“大人楼上雅间请,‘望月阁’已备下薄酒,请大人务必赏光品鉴。”

“好,好!那就叨扰了!” 陈文昭哈哈一笑,显得颇为受用,当先向楼上走去。我落后半步引路,潘金莲则识趣地去后厨亲自张罗菜品。

望月阁里早已布置停当。窗明几净,博古架上放着几件雅致的瓷器,墙上挂着新裱的字画,临窗的八仙桌上,青玉般的瓷盘里盛着各色精致的凉菜拼盘,色泽诱人。陈文昭在主位落座,作陪的乡绅们依次坐下,气氛还算融洽。

一道道热菜流水般送了上来。金玉满堂(蟹粉狮子头)、步步高升(松鼠鳜鱼)、佛跳墙……这些融合了我前世记忆和本地食材改良的菜式,色香味形俱佳,看得众人眼花缭乱,食指大动。

陈文昭每尝一道菜,脸上的笑容就加深一分。尤其当那盅浓香四溢、用料奢华的佛跳墙端上来时,他揭开盖子,一股混合着山珍海味的奇香瞬间弥漫了整个雅间。他舀起一勺送入口中,闭目细品片刻,再睁开眼时,已是赞不绝口:“妙!妙不可言!西门大官人,你这厨子的手艺,怕是连御膳房都要甘拜下风啊!这‘佛跳墙’,名副其实!佛祖闻了都要跳墙来尝,哈哈!”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雅间内马屁如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更加热烈。陈文昭脸上也浮起了一层红晕,他端起酒杯,目光在我身上转了一圈,带着几分酒意和更深沉的意味:“西门大官人,年轻有为,经营有方!这福运楼,日进斗金,指日可待!是本县商贾之楷模啊!”

他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亲昵:“西门老弟啊,好好干!本官看你是个有本事、有眼光的!只要路子走得正,”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桌佳肴,“在这阳谷县,乃至整个东平府,前程都是大大的!放心,有本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