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规则怪谈:除夕夜

序章:红纸

腊月二十九的傍晚,雪下得正紧。我攥着那封泛黄的信,站在老宅门口,指腹反复摩挲着信封上褪色的字迹——「致归家者」。

这是三天前收到的快递,寄件人栏空着,地址却是我十年没踏足的老家。信封里只有一张红纸,用毛笔写着十三条规则,字迹歪扭,像极了爷爷生前的笔迹。

「1. 除夕当天必须回家,无论遇到什么事。」

「2. 进门先换左脚的鞋,右脚的鞋要放在门槛外,鞋尖朝东。」

「3. 家中若有穿蓝布衫的老人,不可与其对视,更不可接他递来的任何东西。」

「4. 年夜饭必须有七道菜,缺一不可,但绝对不能有鱼。」

「5. 晚辈给长辈磕头时,额头不能碰到地面,若听到身后有叹息声,立刻停止,且当晚不可再磕。」

「6. 红包要接,但不可当场拆。若红包是黑色的,必须立刻扔到灶膛里烧掉,烧时要默念『岁岁平安』。」

「7. 守岁时不可关灯,包括厕所的灯。若灯突然熄灭,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能出声,直到灯重新亮起。」

「8. 零点前后,若听到门外有孩童哭喊声,不可开门,更不可回应。那不是邻居家的孩子。」

「9. 初一凌晨拜年,只能拜活人。若遇到面带微笑的逝者画像,立刻转身离开,且当天不可再拜年。」

「10. 家中的挂历若自动翻页,必须在天亮前将其撕下,扔进马桶冲掉,冲时要数到七。」

「11. 不可打碎任何瓷器,若打碎了,要用自己的血涂在碎片上,再用红布包好埋进院子的老槐树下。」

「12. 从除夕到初一,不可说『死』『鬼』『病』三个字,若说了,要立刻咬掉自己的一截指甲,吐到门外。」

「13. 若以上规则有冲突,以第七条为准。」

最后一行字的末尾,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灯笼,墨色深得像要渗进纸里。

我对着老宅的朱漆大门出神。十年前爷爷在除夕夜突发心梗去世,当时我在外地读大学,赶回来时只看到盖着白布的担架被抬出大门。奶奶说,爷爷走前一直在念叨「规则」「没守住」,手里还攥着半张撕碎的红纸。

那时我只当是老人临终的胡话,直到三天前收到这封信。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阿砚,你爸说你今晚回来?雪大,路上小心。」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第一章:蓝衫

换鞋时,我刻意先穿左脚的棉鞋,右脚的运动鞋被我踢到门槛外,鞋尖对着东边的菜园。鞋底沾着的雪落在青石板上,瞬间化成黑渍,像滴在地上的墨。

「回来啦?」母亲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沾着面粉,「你爸在堂屋呢。」

我应了一声,走进堂屋。父亲坐在太师椅上抽旱烟,烟杆是爷爷留下的老物件,铜锅被熏得发黑。他抬头看我,眼神有些浑浊:「路上顺利?」

「嗯,高速没封。」我放下行李,目光扫过堂屋。墙上挂着爷爷的遗像,黑白照片里的老人穿着中山装,嘴角抿成一条直线,不像其他遗像那样带着微笑。

正对着遗像的条案上,摆着香炉和烛台,蜡烛是红色的,火苗却泛着青蓝,明明灭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