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许医生,救救我家妞妞吧!"一个带着哭腔的女声从门外传来。

许芸赶紧拉开门。门外站着一个三十出头的农村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女孩,孩子满脸通红,呼吸急促。

"快进来!"许芸侧身让她们进来。

小女孩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看到针头立刻哭闹起来:"不要打针!不要!"

正当许芸一筹莫展时,诊所的门被推开,李明大步走了进来。他穿着背心和工装裤,似乎刚从什么活儿上被叫来。

"明子,你怎么来了?"孩子的母亲惊讶道。

"听见动静,想着许医生可能需要帮手。"李明说着已经走到检查床前,对着小女孩露出温暖的笑容,"妞妞,看叔叔给你变个魔术!"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木雕的小鸟,放在手心一吹,竟然发出清脆的鸟叫声。小女孩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暂时忘记了害怕。

"就是现在。"李明对许芸使了个眼色。

许芸抓住机会,迅速完成注射。小女孩刚要哭,李明已经把木鸟放在她手里:"勇敢的小姑娘可以得到这个礼物。"

一整个晚上,许芸和李明轮流照看高烧的小女孩。天亮时分,孩子的体温终于降了下来。

"谢谢你,"许芸对收拾器械的李明说,"要不是你..."

"客气啥,"李明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小时候我发烧,你爷爷不也整夜守着我。"

接下来的日子,许芸的诊所渐渐步入正轨。李明则成了她的"得力助手"——修理器械、整理药柜,甚至在她忙不过来时帮忙量血压、包扎伤口。

一个多云的午后,许芸正在整理病历,李明神秘兮兮地走进来。

"猜我给你带了什么?"他背着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

许芸摇头:"不知道,是什么?"

李明像变魔术一样从背后拿出一个小木盒:"给你的医疗器械盒!我按你描述的那些工具做的。"

许芸接过木盒,轻轻打开。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各种木制医疗工具模型——压舌板、夹板、甚至还有一个精巧的听诊器模型,每个都打磨得光滑细腻。

"这...太精致了!"许芸小心翼翼地拿起听诊器模型,"你什么时候做的?"

"晚上在家没事就琢磨,"李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想着你正式开张时可以用。"

许芸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这份用心,比任何昂贵的礼物都珍贵。

第三章:疫情爆发

连日的暴雨过后,青溪村迎来了久违的阳光。许芸刚推开诊所的窗户,王大娘就搀扶着她丈夫跌跌撞撞地闯进来。

"从昨晚开始拉肚子,拉了十几次了,"王大娘焦急地说,"现在连站都站不稳..."

许芸刚给老人挂上点滴,诊所门又被推开。这次是李嫂和她的小儿子,同样是腹泻呕吐的症状。

不到中午,诊所里已经躺了七个病人。门外突然传来嘈杂声。几个村民围着一个神婆模样的老妇人走来。

"黄仙姑说是老天降罚,要作法驱邪!"人群中有人喊道。

许芸气得浑身发抖:"胡说什么!这是明显的肠道感染!"

人群散去后,许芸疲惫地靠在药柜上。李明递给她一杯水:"别往心里去。老一辈人信这个,但你治好了人,他们自然明白。"

下午,许芸和李明沿着溪流向上游搜寻污染源。果然,在距离村子约两公里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处被暴雨冲垮的野坟,污水直接流入了村民取水的小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