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掷地有声,高举“才学”大旗。
赵夫子哑口,愤然拂袖。
杜烬川目光投向窗外苍松。
心中无声呐喊:这一次,定护她羽翼之下,绝不让雨夜悲剧重演!
【墨色渐染,僭越无声】
朝堂阴云如墨海倒悬,压向澄明书院。
权相一系借地方官员听学后清丈田亩引发民乱,御史台鬣狗般上奏弹劾。
奏章雪片飞入大内,直指书院“煽惑生乱”、“结党营私”,矛头刺向杜烬川“治学不严”、“沽名钓誉”。
流言如瘟疫蔓延。
“藏污纳垢”、“门风不正”恶毒揣测嚣上。
阴暗处,毒蛇吐信指向杜烬川与女弟子:“过从甚密”、“书房独处”、“破格收徒,岂无他故?”
书院门庭肃穆却压抑。
学子步履匆匆,面带忧色。暗流涌动。
杜烬川案头公文如山,灯火彻夜。
清癯面容更削瘦,眼下乌青如泼墨。
人前依旧渊渟岳峙,唯紧抿薄唇与眉间郁色泄密。
书房凝重。
紫檀大案堆满应对弹劾的生死“案牍”。
杜烬川端坐案后,倦色难掩,声音微哑:“彼辈攻讦‘煽惑生乱’,实乃颠倒!地方生乱,根在豪强贪酷!书院倡‘民为邦本’、‘清正爱民’,何错之有?若倡廉明获罪,天下公理何在?”
谢泠汐坐小案旁,素手执笔疾书。字迹力透纸背,倾注忧心。
离他如此近,见他袍袖下清瘦腕骨,深眸中血丝疲惫。
心疼敬慕如潮冲击心房,握笔微颤。杜烬川口述,目光偶掠她专注侧影。
灯下睫如蝶翼,泪痣若隐。每一次停留如石入心渊。
她字迹清丽隐筋骨,似思想交融。
情愫在生死案牍间汹涌纠缠。
一份澄清书院中立公函初稿需审阅。谢泠汐恭敬呈上。
杜烬川朱砂笔圈点批注。思路清晰,笔锋峻峭。见某处“或有牵连”软弱,需更强硬时——谢泠汐亦指那处,轻声道:“‘或有牵连’含糊易授柄,不若直言‘绝无干涉’,更彰立场?”
朱砂笔骤顿!抬头,目光如电撞上她清澈含忧眼眸!
四目相对!空气凝固!时间拉长!灯火在她眼中跳跃。
那份高度契合的理解与关切,如火焰点燃冰封心湖!拥她入怀冲动野马般冲撞理智牢笼!
谢泠汐被他深眸漩涡吸入,心慌意乱,颊飞红霞。
短暂致命凝视如干燥火花。
两人惊醒!杜烬川眼中狼狈惊怒,垂眸锁公文,指节泛白。
谢泠汐慌乱低头,心狂跳。
朱砂笔因心神剧震微抖!
一滴饱满朱砂脱离笔尖,“嗒”地滴落“或有牵连”上!鲜红晕染!与谢泠汐墨笔修改建议重合!
墨迹朱砂,在生死案牍上交汇晕染!红黑交织如纠缠心绪,无法剥离!
书房死寂。
唯刺目红黑墨迹无声扩散。
他授业,从不吝啬。
孤本、善本,旁人求而不得的珍品,常被他“随意”置于她面前。
“此书于你或有启发,拿去细读。” 语气平淡如常,仿佛递出的不过是寻常书卷。
谢泠汐指尖抚过泛黄纸页上他偶尔留下的、独一无二的批注墨痕,心尖便是一颤。
更有一册前朝《水经注疏》,扉页夹着一枚晒干的、形似泪滴的白色小花,压得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