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员工通道冰冷的空气吸进肺里,带着一种刀割般的清醒。我靠在粗糙的墙壁上,指尖无意识地捻着工作服粗糙的布料边缘,试图驱散心底那股翻涌上来的、混合着惊悸和旧伤的凉意。

手机在口袋里突兀地震动起来,打破了通道里死寂的沉默。我惊得一颤,摸索着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却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指尖悬在接听键上方,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划开了屏幕。

“喂?”我的声音依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只有细微的电流声。然后,一个低沉而清晰的男声传了过来,带着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完全陌生的沉稳感,却又奇异地勾连着记忆深处某个模糊的音色。

“是我。”简单的两个字,没有任何前缀,仿佛笃定我会知道他是谁。是陈屿。那声音穿过电波,带着一种成年人的笃定,直接砸进我的耳膜。“我在街角那家书店门口等你。”他报了一个名字,是附近一家有名的英文旧书店,“十分钟后,可以吗?”

没有寒暄,没有解释,甚至没有一句“好久不见”。他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仿佛我们之间那十二年的空白和那道橱窗玻璃的隔阂,都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轻轻一拂就能抹去。

我握着手机,指尖冰凉,喉咙再次发紧。拒绝的话在舌尖滚了几圈,最终却没能说出来。那个巨大的问号,那份沉甸甸的委屈,像无形的钩子,拖拽着我的脚步。

“……好。”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地应道。

推开书店沉重的橡木门,一股混合着旧纸张、皮革装订线和淡淡尘埃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像是踏入了一个凝固了时间的胶囊。高高的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排列到视线尽头,上面挤满了各色书脊,在幽暗的顶灯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店内很安静,只有偶尔的书页翻动声和低语。

我一眼就看到了他。

陈屿站在靠里的一排书架旁,背对着入口的方向。他脱掉了咖啡馆里的外套,只穿着一件质地精良的深灰色羊绒衫,肩背宽阔而挺拔。午后的光线透过书店高处的彩色玻璃窗,斜斜地落在他身上,在他脚边投下一道长长的、轮廓清晰的影子。他微微低着头,似乎正专注地看着手里的一本书。那沉静专注的姿态,与橱窗外那个写下控诉般字句的人,仿佛判若两人。

我的脚步在门口顿了一下,才缓缓走过去。每一步都踩在厚实的地毯上,几乎没有声音,却在我心里激起沉闷的回响。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靠近,在我离他还有几步远时,合上了手里的书,转过身来。

没有了玻璃的阻隔,距离被拉近到了咫尺之间。他脸上的线条在书店柔和的光线下显得更加清晰深刻。眉骨很高,鼻梁挺直,下颌线收得干净利落。岁月确实厚待了他,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和怯懦,留下的是成熟男性特有的、略带冷峻的轮廓。那双在橱窗外显得幽深如潭的眼睛,此刻清晰地映着我的身影,里面情绪难辨,平静得像无风的湖面。

“来了。”他开口,声音比电话里更近,也更低沉,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嗯。”我应了一声,声音有点发飘,目光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注视,落在他手中那本书的封面上——是一本关于船舶设计的英文图册,封面是一艘线条优美的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