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第一次见面,像未熟的牛排

5月的嘉兴站,阳光把站台晒得发烫。芳芳攥着手机站在出口,屏幕上是阿乐半小时前发的消息:“穿灰蓝色T恤,背着黑色双肩包,快到了。”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白衬衫和牛仔裤,突然觉得袖口的褶皱太明显,抬手捋了三次。

人群里传来一阵骚动,有人拖着行李箱撞到她的胳膊。芳芳踉跄了一下,刚站稳,就听见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芳芳?”

她猛地抬头,撞进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里。阿乐比照片里高,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有些乱,肩上果然背着那个黑色双肩包,包带磨得发亮。他手里捏着一张高铁票,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原来他也在紧张。

“你……”芳芳刚开口,就发现自己的声音在发颤。

“你比视频里好看,”阿乐挠了挠头,耳尖红了,“视频里总戴帽子,没看到你头发这么短,像……像春天刚抽芽的草。”

芳芳噗嗤笑出声,紧张感瞬间散了大半:“你才像草,你们全家都像草。”话刚说完就后悔了,怎么见面就骂人?

阿乐却笑得更厉害:“对,我们甘肃的草,冬天枯了春天还能长,韧着呢。”

他们沿着站前广场的树荫走,谁都没提“牵手”这回事,却总是不经意间碰到对方的胳膊。阿乐把双肩包摘下来递给芳芳:“你帮我拿一下,我给你带了东西。”包里沉甸甸的,拉链拉开,露出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我妈做的牛肉干,风干了一个月,路上饿了能吃。”

芳芳捏了一块放进嘴里,咸香里带着点辣,嚼着嚼着,眼眶突然有点热。出来两年,她还是第一次收到家乡之外的人带来的“家里的味道”。

“我也给你带了东西,”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玻璃罐,“我房东阿姨教我做的杨梅酱,嘉兴的杨梅特别甜,配面包吃。”

阿乐拧开罐子闻了闻,眼睛亮了:“比西餐厅的果酱香多了。”

他们没去月河街,也没找百年粽子店。阿乐说想看看她工作的地方,芳芳就带他去了西餐厅后门的小巷。傍晚的后厨刚收工,垃圾桶旁堆着削下来的土豆皮,空气里飘着黄油和洗洁精混合的味道。

“每天就在这儿切菜?”阿乐蹲下来,看着墙角那把磨得发亮的菜刀,刀刃上还沾着点胡萝卜屑。

“嗯,刚开始切到手,师傅骂我笨,”芳芳踢了踢脚边的水管,“后来我每天提前半小时来,对着墙练切洋葱,练到眼泪都流干了,就不会被呛到了。”

阿乐没说话,只是把那把菜刀捡起来,用自己的衣角擦了擦刀刃。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芳芳突然觉得,这个来自甘肃的男孩,好像比她更懂这片油腻的墙角藏着多少委屈。

晚上,他们挤在芳芳那间十平米的出租屋里。床是上下铺,下铺堆满了厨具教材,上铺勉强能坐两个人。阿乐从包里掏出个小电锅,插上电,倒了半瓶矿泉水:“我带了面条,咱们煮面吃。”

水开的时候,他从另一个塑料袋里拿出两棵青菜、两个鸡蛋,还有一小罐红色的酱料。“这是我妈做的油泼辣子,”他边搅面条边说,“在上海买不到这么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