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程景连连摆手:"我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哪及沈公子才思敏捷。"他眼珠一转,"不如这样,灯归沈公子,但得允我一同赏玩,如何?"

沈砚见他言辞恳切,又想到独自提灯确实不便,便点头应允。程景欢喜地接过灯,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灯内机关,那小人儿的剑舞顿时更加灵动。

"程公子对机关之术也有研究?"沈砚不禁问道。

"略懂一二。"程景谦虚道,手上动作却不停,"家中有几本祖传的机关图谱,闲来无事常翻看。这走马灯的机关其实简单,不过是齿轮与绳索的配合..."

他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沈砚发现,这位商贾之子谈起喜爱之物时,整个人都焕发出别样的神采,与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文人墨客大不相同。

两人沿着灯市一路前行,程景如数家珍地介绍各家灯笼的特色,沈砚则不时对灯谜提出独到见解。

不知不觉间,沈砚发现自己竟渐渐放下了戒备,偶尔也会对程景的俏皮话报以微笑。

"前面就是今年最壮观的龙灯了!"程景指着远处一条蜿蜒盘旋的光带,"足有十八节,每节都有一人高,听说光是点蜡烛就要半个时辰。"

正说着,沈砚忽觉腰间一轻。他低头一看,系在腰带上的玉佩竟不翼而飞。转头四顾,只见一个瘦小身影正飞快地钻入人群。

"小偷!"沈砚刚要追赶,程景却一把拉住他。

"我去!"程景将走马灯塞回沈砚手中,身形如燕般掠出,"沈公子在此稍候!"

沈砚愣在原地,只见程景几个起落便追上了那贼人,也不知使了什么手法,三下五除二便将对方制服。

不多时,程景便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高举着那枚羊脂玉佩。

"幸不辱命!"程景得意地将玉佩还给沈砚,"这些扒手专挑灯会下手,沈公子日后可要当心。"

沈砚接过玉佩,发现上面还带着程景掌心的温度。他郑重一揖:"多谢程公子相助。"

程景哈哈一笑:"举手之劳罢了。不过..."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

"沈公子这玉佩价值不菲,以后还是收在衣内为好。这京城看似太平,暗地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沈砚点头称是,心中对这位萍水相逢的商贾之子又添几分好感。

夜色渐深,灯市却愈发热闹。两人行至一处茶楼,程景提议登楼观景。

登上三楼雅座,整个京城的灯海尽收眼底。

远处皇宫方向的灯山熠熠生辉,近处街巷间的灯笼如星河倾泻,美不胜收。

"真美。"沈砚不禁感叹。

程景靠在栏杆上,侧脸被灯光映得忽明忽暗:"每年元宵,父亲都带我来这茶楼看灯。他说商贾虽比不得官宦清贵,但能见这太平盛世,已是福分。"

沈砚转头看他,忽然觉得这个总是笑容满面的年轻人眼中似有一丝落寞。

他想说些什么,却听"砰"的一声巨响,夜空中绽开第一朵烟花。

紧接着,无数光点升腾而起,在夜幕中绽放出万千花朵。

红的、绿的、金的,如雨如瀑,将两人的脸庞映得五彩斑斓。

"沈公子,"在烟花的轰鸣声中,程景忽然大声说道,"明年元宵,我们再一同赏灯可好?"

沈砚望着他被烟花照亮的脸庞,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