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新娘案结案半月有余,时近中秋,开封城却笼罩在一股诡异氛围中。这日清晨,包拯正在院中练字,公孙策匆匆闯入,手中捏着一封烫金名帖。
"大人,礼部侍郎李大人府上送来急帖,说是出了命案!"
包拯眉头一皱。礼部侍郎李崇义乃三品大员,他的府邸出事非同小可。"备轿,去李府。"
李府门前已围满了衙役和看热闹的百姓。包拯刚下轿,一个师爷模样的人就迎上来,面色惨白:"包大人,您可算来了!我家老爷...老爷他..."
包拯沉声问:"李大人怎么了?
"昨夜...昨夜老爷在书房自缢了!"师爷声音发颤,"可那情形...那情形实在骇人!"
包拯心中一凛,快步进入李府。书房外围着一圈家丁,个个面如土色。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混杂着某种奇特药草味扑面而来。
李崇义的尸体仍悬在房梁上,面色青紫,舌头外吐。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四肢被摆成一种诡异的姿势,宛如戏台上的提线木偶,而脖颈处除了上吊的勒痕外,还有几道细如发丝的红痕。
"死亡时间?"包拯戴上素绢手套,仔细检查尸体。
仵作躬身回答:"约在子时前后。确系自缢身亡,但..."他压低声音,"但李大人死前曾大声呼喊'我有罪',府中下人都听见了。更奇怪的是,书房门窗都是从内反锁的..."
包拯目光扫过房间,在书桌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个简陋的提线木偶,下方写着"善恶终有报"。他拿起纸条嗅了嗅,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异香。
"李大人近日可有异常?"
师爷擦了擦汗:"老爷前日收到一封信后,就心神不宁。昨日更是一人关在书房,连晚饭都没用..."
包拯命人放下尸体,仔细检查那些细丝红痕。在阳光下,他发现死者颈部皮肤上残留着几根几乎透明的细丝,细若蛛丝却坚韧异常。
"公孙先生,你可见过这种丝线?"
公孙策接过细看,突然想起什么:"《西域异物志》中记载过一种'傀儡丝',产自天竺,刀剑难断,专用于操控傀儡..."
包拯眼中精光一闪:"李大人可曾与西域有往来?"
师爷摇头:"老爷主管礼部典仪,从不涉足西域事务。只是..."他犹豫片刻,"上月十五,老爷曾受邀观赏宫廷乐坊新排的傀儡戏。"
包拯立即追问:"是何剧目?何人所演?
"《目连救母》,主演是乐坊新来的舞姬柳如烟,据说精通傀儡之术。"
包拯命人将尸体运回府衙详细检验,又亲自搜查书房,在书架后发现一个暗格,里面空空如也,只余少许香灰。他将香灰小心收集,准备带回检验。
离开李府时,包拯注意到墙角有个小丫鬟正偷偷抹泪。他走过去温声问道:"小姑娘,你为何哭泣?"
小丫鬟吓得跪倒在地:"大人...奴婢...奴婢前日给老爷送茶时,听见他自言自语说'二十年了,终究逃不过'..."
"二十年?"包拯追问,"李大人可曾提过什么事?"
小丫鬟摇头,又突然想起什么:"老爷那日还翻出一块旧玉佩,上面刻着'陈'字..."
包拯心头一震。二十年前,先帝胞弟陈王因谋反被诛,牵连者众。若李崇义与此有关...
回到府衙,展昭已等候多时:"大人,属下查过柳如烟。此女年约二十,三个月前入宫,因舞技超群被破格提拔。奇怪的是,乐坊无人知晓她的来历。"
包拯沉思片刻:"可有画像?"
展昭取出一幅小像。画中女子杏眼桃腮,眉目如画,但眼神中透着一股冷冽之气。
"立即派人暗中监视柳如烟;另查二十年前陈王府旧案,特别是与李崇义有关的部分。"
正吩咐间,仵作匆匆进来:"大人,尸体验出蹊跷!李大人脖颈上的细丝浸过药,能使人神志恍惚;而他胃中有残留的曼陀罗花粉,可致幻听幻觉!"
包拯拍案而起:"果然是他杀!凶手先用药物控制李大人,再用傀儡丝诱他自缢!"
公孙策捋须道:"如此精妙手法,非精通药理与傀儡术者不能为。那柳如烟..."
话未说完,一个衙役慌张跑来:"大人!不好了!刑部郎中郑大人刚刚在衙门内自刎了!临死前也高喊'我有罪'!"
包拯大惊,立即带人赶往刑部。郑郎中的尸体已被放下,脖颈处同样有细丝勒痕,桌上也有一张提线木偶图画!
"连环命案!"包拯面色凝重,"查郑郎中与陈王府的关系;加派人手保护其他可能涉案官员;展昭,你亲自去盯柳如烟!"
当夜,包拯在灯下研读陈王府旧案卷宗。二十年前,先帝胞弟陈王被控谋反,满门抄斩,主审官正是时任刑部主事的李崇义和郑郎中。而抄家当日,陈王府乐师柳青一家也离奇死亡,据报是"畏罪自尽"。
"柳青..."包拯喃喃自语,"莫非与柳如烟有关?"
公孙策匆匆进来:"大人,香灰检验出来了,是西域曼陀罗混合其他草药,燃烧后吸入可使人产生幻觉,听从他人指令!"
包拯眼中精光一闪:"看来凶手是先让受害者吸入迷香,再用傀儡丝控制其行动..."他猛地站起,"立即去乐坊!我怀疑柳如烟就是柳青之女,回来报仇的!"
二人正要出门,展昭飞身跃入:"大人!柳如烟半个时辰前离开了乐坊,往八贤王府方向去了!"
包拯心头一震。八贤王乃当今圣上胞弟,若他出事..."备轿,去贤王府!"
八贤王府守卫森严,包拯以查案为由求见,却被管家拦在门外:"王爷身体不适,不见客。
包拯坚持道:"事关重大,请务必通报。"
管家面露难色:"实不相瞒,王爷自申时起就闭门不出,连晚膳都未用,只让新来的乐师在房中弹琴..."
"新来的乐师?"包拯急问,"可是女子?"
管家点头:"是位蒙面女乐师,琴技高超,王爷十分赏识..."
包拯不等他说完,厉声道:"王爷有危险!快带路!"
强行闯入内院,远远就听见一阵凄婉琴声从八贤王书房传出。包拯破门而入,只见八贤王呆坐椅上,眼神空洞,面前站着个素衣女子,正在抚琴。见有人闯入,那女子猛地抬头,正是柳如烟!
"柳如烟!你涉嫌谋杀朝廷命官,还不伏法!"展昭拔剑喝道。
柳如烟冷笑一声,突然拨动琴弦,发出一声刺耳锐响。八贤王应声而起,竟从墙上抽出宝剑向包拯刺来!展昭急忙挡开,与八贤王战在一处。
"王爷被控制了!"包拯大喝,"柳如烟,你父柳青若在天有灵,绝不希望你滥杀无辜!"
柳如烟闻言一震:"你...你知道我父亲?"
包拯趁机道:"我知道柳青是陈王府乐师,二十年前冤死。但八贤王当年只有十岁,与此案无关!"
柳如烟眼中泪光闪动:"无关?若非他赵氏皇族骨肉相残,我父怎会无辜惨死?李崇义、郑郎中那些刽子手,为讨好先帝,将我父活活打死,还伪造成自尽..."她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今日我就要让赵家也尝尝丧亲之痛!"
千钧一发之际,展昭甩出袖箭击落匕首,随即与柳如烟战在一处。数招过后,柳如烟不敌被擒,八贤王也如梦初醒,茫然四顾。
包拯上前扶住八贤王:"王爷受惊了。"
八贤王摇头苦笑:"本王竟着了道...包卿,此女..."
包拯正色道:"柳如烟涉嫌谋杀朝廷命官,又意图行刺王爷,罪不容赦。但她为父报仇,情有可原。更重要的是..."他压低声音,"此案背后恐有他人指使。"
八贤王神色一凛:"包卿是说..."
包拯点头:"傀儡丝乃西域珍品,非常人可得;曼陀罗花粉也需特殊渠道获取。柳如烟一介女流,如何能备齐这些?"
开封府大牢内,柳如烟面对包拯的讯问,起初沉默不语。直到包拯提到陈王遗孤可能尚在人间时,她才猛然抬头:"你...你怎么知道?"
包拯循循善诱:"陈王谋反案疑点重重,本官一直在暗中调查。你若如实交代,或可戴罪立功。"
柳如烟泪如雨下,终于道出实情:她确是柳青之女,当年被陈王府奶妈救出,流落民间。三个月前,一个神秘人找到她,提供复仇所需的一切,条件是必须先杀李崇义等人,再刺杀八贤王。
"那人是谁?"包拯追问。
柳如烟摇头:"从未露面,只通过书信联系。但我曾偷看到信纸上有淡淡的檀香味,像是...像是寺庙用的那种。"
包拯心中一动:"可是大相国寺的檀香?"
柳如烟惊讶地点头:"大人如何知晓?"
包拯不答,转而问:"陈王遗孤现在何处?"
"我不知道。奶妈只说小王爷被人带走了,再没消息..."柳如烟突然抓住栏杆,"大人,我罪该万死,但求您查明陈王冤案,为我父平反!"
包拯肃然道:"本官定当尽力。但你谋杀朝廷命官,法不可恕。"
柳如烟含泪点头:"民女认罪。"
退堂后,公孙策忧心忡忡:"大人,此案牵涉陈王旧案,恐引火烧身啊。"
包拯坚定道:"为国锄奸,为民请命,何惧之有?立即调查大相国寺近半年来的香客名录,特别是与庞太师府有往来者!"
展昭匆匆进来:"大人,刚收到消息,庞太师今日去了大相国寺上香!"
包拯冷笑:"果然如此。庞太师胞妹庞贵妃当年与陈王势同水火,陈王倒台后获利最大的就是庞家。如今他怕旧案被翻,便借柳如烟之手除掉知情者,再嫁祸陈王余党,一箭双雕!"
公孙策倒吸一口凉气:"那八贤王..."
"八贤王近年屡次上奏要求重查陈王案,自然成了庞太师的眼中钉。"包拯沉声道,"此案尚未结束,传令加强八贤王府守卫;另派人秘密寻找陈王遗孤,他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当夜,包拯独坐书房,面前摊着陈王府旧案卷宗。烛光下,他注意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当年抄家清单上少了一件先帝赐给陈王的玉佩,而李崇义死前翻看的正是刻有"陈"字的玉佩...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中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