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秒一秒倒着跳动。
我盯着那行数字发愣,44分钟12秒后,会发生什么?
是被“观察”的后果?还是某种预设的触发点?
墙壁依然沉默,没有再说话。我靠近听了一阵,只有自己的心跳声回荡在耳廓里。心跳快得离谱,像是在催促我快点逃离,但我不知道该去哪儿。
手机突然振动了。
明明无法开机,但此刻它在桌面震了三下,屏幕亮起,显示出一张图。
那是六楼的走廊。
昏黄的灯下,能看到门牌号“601”,歪歪斜斜贴在门上,门口放着一双旧皮鞋,鞋面积满灰尘。图像像是通过监控截图发来的,分辨率低,但能辨认出画面角落有个模糊人影,背靠墙,坐在地上,头发很长,头低着,像是昏睡,又像是……
死了。
我打开相册,想找到那张图,却发现系统里没有保存记录。刚才的图片就像是只存在那几秒钟,随后彻底蒸发。
倒计时还剩下二十六分钟。
我站起来,开始在屋里翻找之前可能忽略的细节。墙面、镜子、空调出风口、电视机后面,每一个角落都检查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除了厨房吊顶上,一处被人贴过又撕下的胶带痕迹。
我踩上椅子查看,那是一条被切开的通风管道,洞口黑得像是活着的。
我用手电照了进去,发现里面竟然藏着一台录音笔。外壳蒙着一层细灰,应该放了有一段时间。我小心取出,电量还有两格。
我按下播放键。
“记录第五轮,测试编号β-1,已接近觉醒门槛。存在记忆残留、语言联想能力、规则挑战倾向,建议触发软性惩戒,限制其环境变量。观察延时十小时,若无抑制效应,将启动记忆剪裁……”
录音结束了。
β-1是谁?“第五轮”又是什么?“软性惩戒”听起来像是某种干预程序,我,是不是这个β-1?
倒计时剩下十一分钟。
我开始冒冷汗。
突然,一阵急促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不同于昨晚那种规律而缓慢的敲击,这次带着力道,像是有人焦急地想要冲进来。
我走到门口,透过猫眼看出去——女邻居站在门外,眼神冰冷,手里攥着一张折叠起来的旧纸。她没有开口,只是用嘴型对我说:“现在。”
我没有犹豫,开了门。
她一把拉我出去,关上门后头也不回地往楼梯上走。我跟着她,一路走上六楼。六楼的走廊和图片中的如出一辙,只是此刻,灯光正亮,鞋子还在,但门敞开着,里面漆黑一片。
她停在门口,把那张纸塞进我手里。
“这个……是你写的。”她说。
纸被折成三层,我缓缓展开,上面只有两句话:
“如果你看见这个,说明你还活着。”
“电梯不能坐,不然他们会立刻知道你醒了。”
这字迹,依旧是我的。
但我从未写过。
女邻居盯着我,语气很轻:“现在你信了吗?不是你疯了,是你开始醒了。”她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还有六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