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从箱子里掏出件羽绒服:"给你买的,冬天拍外景冷。"又拿出台笔记本电脑,"我攒钱买的,你剪片子用。"
"姐,你不用......"
"别跟我客气。"她打断我,"我知道你要干正事。这几年我在学校勤工俭学,攒了点钱,虽然不多,也能帮你买点胶卷。"
晚上,我们姐弟俩躺在炕上,像小时候那样聊天。姐姐说她在大学里的事,说她参加了摄影社团,拍了不少照片。我说我在电影学院的日子,说周老师和赵鹏。
"其实我早就知道你在学电影。"姐姐突然说,"上次去省城看你,在你枕头下发现了本《导演艺术》,我就猜着了。"
我愣了愣:"那你还......"
"我那是怕你三分钟热度。"她笑了,"现在看你这么认真,我就放心了。对了,我帮你在网上查了,拍电影需要立项,还得办许可证,我认识个学法律的同学,让他帮你问问。"
第二天,姐姐带着我去县里的档案馆。管理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听说我们要查红军乡的历史资料,热情地搬来一堆档案。
"你们看这个。"他指着一份泛黄的文件,"这是1950年整理的烈士名录,红军乡牺牲了23名战士,这里有他们的名字和籍贯。"
姐姐拿出相机,一张张拍下来:"这些都能当素材。"她又翻到一张地图,"你看,这是当年红军行军的路线图,咱们乡是重要的休整点。"
走出档案馆,阳光正好。姐姐挽着我的胳膊:"杨林,加油。等你的电影上映了,我带同学来看,让他们都知道咱们家乡的故事。"
第十二章 爷爷奶奶的到来
爷爷奶奶是坐高铁来的。父亲去县城接他们,回来时,爷爷拄着拐杖,奶奶拎着个大包袱,精神头挺好。
"小林,让爷爷看看。"爷爷拉着我的手,摸了摸我的胳膊,"结实了,像个干事业的样子。"
奶奶打开包袱,里面全是吃的:"给你带的上海特产,拍电影累,得补补。"
晚上,爷爷跟我聊到半夜。他给我讲他年轻时考察革命老区的经历,讲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拍电影不能只拍热闹,得拍出魂来。"他指着我整理的素材,"这些烈士,他们也是儿子、丈夫、父亲,有血有肉,不是符号。"
"我知道。"我拿出剧本大纲,"我想拍个女战士,她想家,怕黑,却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爷爷点点头:"就该这样。对了,我给你联系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老朋友,他能帮你看看剧本,还能介绍几个老演员。"
奶奶在一旁织毛衣,插话说:"我和你爷爷商量好了,把上海的老房子卖了,钱给你当启动资金。"
"不行!"我急忙说,"那是你们养老的地方。"
"房子哪有孙子的事业重要。"爷爷摆摆手,"再说,我们俩年纪大了,也想回江西住,离你们近点。"
父亲在门外听见了,走进来说:"爸,妈,房子不能卖。我和青霞这些年攒了点钱,加上杨林爷爷奶奶给的,先凑着。不够的话,我再去跟亲戚朋友借借。"
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屋里静悄悄的。我看着眼前的亲人,突然觉得浑身是劲。不管多难,这部电影,我一定要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