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昨天出门前看到的那张纸条,它并没有落款,却用着某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像是在说——规则已经存在,你要么服从,要么消失。
回到宿舍后我一直盯着门禁卡发呆。上面那串编号此刻变得格外沉重,像不是分发用的标识,而是一份名单的位次,一个不被公开却随时可能被执行的顺序。
直到我关灯准备入睡时,手机屏幕亮起了一条新通知。
公司群发消息:“为保证住宿安全,员工请严格遵守宿舍出入时间管理规定,避免系统误判。”
我盯着“系统误判”这四个字,喉咙像被卡了一下。
我忽然想问一句:我们到底住在宿舍,还是被关在一个被编号监控的集体行为试验场里?
我关了手机,把门禁卡夹在手册里。那串数字——000139——贴着纸张,沉沉地压着我的眼皮,却让我整夜都没能合上眼。
第二天早上,主管在早会上点了几个人的名字,说他们“没有出现在记录里”。大家都低头听着,没有一个人发问。
我看向办公室的玻璃墙,看到对面那栋宿舍楼六楼的灯灭着,一点光都没有。
我知道,老于不会回来了。可我还不清楚——我什么时候会成为下一个。
现在是晚上十点五十三,我坐在工位上,看着电梯口的方向,心里在想一个问题:
如果我今晚真的晚回去,会发生什么?
门禁卡还在我手里,编号没有变,000139。我握得很紧,掌心已经出汗了。
电梯跳到了“1”。
我站起身,走向楼道,眼神扫过监控镜头——
我要试试看。
第二章 编号追踪
我没有在23:00前回到宿舍。
准确地说,是故意等到了23:15。我站在公司楼下,背对着监控,盯着玻璃大门的反光,看时间一分一秒流过,心跳却没有任何规律。像是随时会从喉咙里跳出来。
门禁卡插入宿舍楼闸口时,绿灯一闪,没有响声,闸机顺利放行。
什么也没发生。
走廊还是那样的灯光昏暗,我特地数了一下,六楼的灯会在我走近前的三秒熄灭,然后在我走出之后延迟两秒熄灭。所有感应逻辑精确到可预测,但也正因如此,它像个死物,而不是在“观察”。
可我还是不放心,走进宿舍后,我在门后贴了张便签纸,反贴着,写着:“你来过吗?”
我设定了一道测试。如果凌晨有人推开门,就会破坏那张纸的位置,哪怕没有留下痕迹,也一定会改变它的角度。反之,纸如果一动不动,说明没人来过,至少不是从门口进来的。
我洗了个澡,打开电脑,试图搜索这栋宿舍楼的历史。公司名下没有公开产权记录,这栋宿舍楼的房产信息归属于一家名为“恒一后勤”的企业,成立三年,唯一业务就是对外租赁宿舍,但奇怪的是,这家公司官网无法访问,搜索引擎里也几乎找不到它的联系方式。
唯一一条能点进去的,是一个陈旧的贴吧链接,发帖时间是两年前。
“恒一后勤”关键词下的帖子只有短短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