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巡捕房后续的调查证实,这笔亏空只有陈慕云承诺拉来的、下周招待演出后即将到账的一笔巨额巡演赞助才能填补。而就在陈慕云死前三天,两人曾发生过激烈的争吵,陈慕云甚至威胁要撤回赞助,让周墨“自己去填那个无底洞”。周墨口袋里的那把黄铜备用钥匙,齿痕被摩挲得异常光亮。他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在众人赶到前的短暂空档里,他是否曾匆忙地做过什么?比如,拂拭门框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或是……检查那个诡异的符号?

第二章:密室与毒杯

法医的报告像一块冰冷的铁砧,重重砸在案卷上:死亡时间精确锁定在中场休息的十五分钟内。死因:氰化钾中毒。毒源:陈慕云紫砂茶杯底部残留的茶叶渣滓中,检测出高浓度的氰化钾结晶。那杯他钟爱的、保温性极佳的宜兴紫砂杯中,残留着上好的西湖龙井,如今却成了致命的毒药罐。

现场勘查结果更令人窒息:休息室门窗紧闭,自内反锁。唯一的钥匙在陈慕云晚礼服内侧口袋中被找到。周墨信誓旦旦,他的备用钥匙一直贴身保管,从未离身。一个看似完美的“密室”。

“头儿,这不可能啊!”副手小吴烦躁地抓着自己本就稀疏的头发,几乎要把警帽揉烂,“门锁着,钥匙在里面,窗户插销好好的!凶手是鬼吗?他怎么进去下毒?又怎么出来?还有,那鬼画符到底什么意思?”他指着现场照片上门上那个狰狞的卍字。

林峰没有回答。他的全部心神都被那个符号吸引。技术科的报告出来了:涂抹符号的油脂,化验结果是松香与蜂蜡的混合物——这正是小提琴弓弦保养专用的松香膏成分。更微妙的是,在门框靠近符号的位置,痕检人员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但反复比对确认无误的香气——那是苏映雪惯用的、昂贵的法国“夜莺”牌香水尾调的气息。

线索像乱麻,林峰需要一根更清晰的线头。他再次回到那间已被封锁、死寂得能听到自己心跳的休息室。陈慕云的遗体已被移走,沙发凹陷的轮廓像一个未愈合的伤口。林峰近乎偏执地一寸寸搜寻,不放过任何角落。他俯身,几乎将脸颊贴到冰冷的地毯上,借助强光手电筒,在沙发底部最深的阴影里,一点极其微弱的银光闪烁了一下。

镊子小心地夹出的,是一枚小巧的、边缘被打磨得异常锋利的银质拨弦片。在灯光下,它反射着冷冽的光。拨弦片的背面,清晰地刻着一个缠绕的、华丽的花体字母——Z。这是赵振声的私人物品,他视若珍宝,只在演奏某些需要特殊音色效果的拨弦乐章(Pizzicato)时才会使用。它怎么会遗落在这里?是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时无意掉落?还是凶手精心布置,用来嫁祸于人的道具?

第三章:魔鬼的节奏

“延长记号……贝多芬……命运……”探长办公室烟雾缭绕。林峰把自己埋在巡捕房档案室堆积如山的乐理书籍和旧报纸音乐评论中,烟灰缸早已堆成了小山。泛黄的书页在他眼前翻飞,蝌蚪般的音符如同诡谲的密码,嘲笑着他的努力。时间在焦灼中流逝。

突然,一本厚重的、蒙尘的德文原版《交响配器法详析》中,一行描述如同黑暗中炸响的惊雷,劈开了他脑海中的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