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窝棚外的雨彻底停了,铅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再次倾倒下来。饥饿感如同跗骨之蛆,再次悄然啃噬着刚刚恢复些许力气的身体。

不能坐以待毙。

我走出窝棚,冰冷的空气激得皮肤一阵战栗。目光下意识地再次投向那片陡坡——昨天那一片青翠的“盾牌”林,此刻竟显得稀疏了许多,大片翻开的泥土像丑陋的伤疤,裸露在冰冷的空气里。

有人来过了!而且挖走了很多!

心猛地一沉。是村里的其他人?他们也发现了?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攥住了心脏。这点野生芋头,对于整个陷入绝境的王家坳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一旦消息彻底传开,这点救命粮眨眼间就会被哄抢一空。

必须争分夺秒!

我立刻转身冲回窝棚,拿起角落里那个豁口的破瓦罐和仅有的“工具”——一块边缘还算锋利的石片,再次冲向那片陡坡。昨天被挖过的地方一片狼藉,我咬着牙,冲向更陡峭、更偏僻的角落。顾不上荆棘划破皮肤,顾不上泥泞湿滑,整个人扑在冰冷的泥地上,用石片疯狂地挖掘着。

汗水混着泥水从额角流下,模糊了视线。指甲再次崩裂,渗出血丝,钻心的疼。但怀里的收获在一点点增加,那份沉甸甸的触感是唯一的慰藉。

抱着满满一罐新挖的芋头,步履蹒跚地回到窝棚时,天色更加阴沉。生火,煮芋头。这一次,我没有立刻开吃。看着瓦罐里翻滚的白色芋肉,一个念头无比清晰地冒了出来:这点东西,藏不住,也守不住。想要真正活下去,甚至……改变点什么,就不能只做一个守着秘密的“贼”。

我需要一个契机,一个……破局点。

火苗舔舐着瓦罐底,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我盯着那跳跃的光,纷乱的思绪渐渐沉淀,前世积累的庞大知识库在饥饿和危机感的双重驱动下高速运转起来。王家坳的困境,核心是什么?旱!赤地千里!田地干涸龟裂!村边那条浑浊的、水位低浅的河,像一条病弱的黄蛇,徒劳地蜿蜒着,却无法惠及两岸高处的梯田。

水!引水灌溉!

一个名词猛地撞入脑海——筒车!竹木结构的筒车!利用水流自身的推力,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

图纸!结构!原理!前世在农业史文献中看到的那些古老而精巧的农用水利机械图纸,此刻如同高清影像般清晰地投射在思维的幕布上。巨大的轮辐,倾斜的竹筒,水流冲击叶板带动轮轴转动……每一个部件,每一个受力点,都纤毫毕现!

“呵……”一声低哑的、带着兴奋战栗的笑从我喉咙里滚出来。成了!就是它!

我猛地站起身,在窝棚狭小的空间里急促地踱步。泥地上散落着昨天煮过的芋头皮。目光扫过那些深褐色的、坚韧的皮,一个更大胆的想法电光火石般闪现——用这些!

我立刻蹲下身,捡起一块相对完整的芋头皮,又找到一块相对平整的泥地。用那锋利的石片边缘,小心翼翼地在湿润的泥地上刻画起来。线条有些歪斜,比例也不够精确,但巨大的轮辐轮廓、倾斜的竹筒角度、关键的传动结构……筒车最核心的骨架,一点点在潮湿的泥地上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