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的怡红院内,喜乐声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而潇湘馆内,紫鹃跪在床边,看着林黛玉的手,缓缓地垂了下来,眼睛也随之闭上,再也没有了气息。
“姑娘,姑娘...”紫鹃使劲摇晃着林黛玉的身体,可身体的主人再也没有了反应,紫鹃扑在林黛玉身上,嚎啕大哭。
门外,不能接受王夫人等人欺瞒宝玉,与薛宝钗成亲的探春,听到紫鹃的哭喊声,急忙进屋。看到便是断了气的林黛玉。
“林姐姐!”探春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滚落,终究宝玉的婚事,成了压垮林姐姐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此时的林黛玉,惊恐地看着自己飘在空中,床上的自己已经没了气息。探春和紫鹃边哭着边给自己擦身换衣。
成了魂魄的黛玉就这样看着,看着给她换好衣服的紫鹃,去跟贾母报丧,看到晕倒的祖母,冷漠的舅母王夫人,瞧瞧擦眼泪的王熙凤和惜春。
也看到了喜房里面的宝玉和宝钗。此时的宝山神情恍惚,对于一旁跟他说话的宝钗不理不睬。
看着贾府里每一个人,听到她的死讯,伤心落泪的人寥寥无几。丧事简单操办过后,尸身就被送回苏州林家的祖坟掩埋。
可林黛玉的魂魄并未就此消散,她还在贾府飘荡。她看着贾母振作,听到了王夫人对她的嘲讽,看到了逃避现实的贾宝玉,软弱无能的样子,每每反抗过后的妥协。
听到了薛姨妈和宝钗的对话,震惊于宝钗为了嫁入贾府,深沉的心计,与平日里的她判若两人。
林黛玉回忆着在贾府的十一年时间,虽说衣食无忧,可总是寄人篱下。舅母对于她孤女身份的瞧不上,贾母对她偏爱招致的各种嫉妒。
她知道,贾府的每个人心里都有着自己的算盘,即便疼爱她的贾母,也是以她的身份,想要压制王夫人,不让宝玉娶薛宝钗,让府里再多一个与王夫人一条心的人。可最终自己病重后,贾母还是妥协了,还是同意了宝玉娶薛宝钗。
林黛玉讽刺一笑,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断不会再入贾府。她宁愿做一个独守在苏州林府的孤女林黛玉。
似乎上天听到了林黛玉的执念,在她的魂魄濒临崩溃消散之际,林黛玉猛然回到了自己母亲逝世,将被父亲送去贾府的那一年。
林黛玉看着自己纤细稚嫩的双手,眼前的是自己的父亲林如海,旁边是自己的贴身丫鬟霜儿。
“玉儿,你母亲已逝,可你还有父亲,父亲知你悲痛难当,可你的身子一向孱弱,万不可如此不吃不喝,哪里能吃得消。”
林如海的眼里含着泪花,看着自己唯一的女儿,也是唯一的孩子。自儿子黛安三岁夭折后,夫人贾敏的身子便一病不起,再无生育,直至逝世。
林黛玉消化着自己重生在六岁这一年的事实,一时间没有开口。林如海轻轻握住黛玉的手,“玉儿,父亲送你去金陵城的外祖母家可好,那里你的表兄妹众多,热闹些。”
“我不去,我不要去。”林黛玉反应过来后,言辞抗拒。
“这是为何?你以前不是一直想去外祖母家看看么?”林如海没想到,林黛玉突然间如此抗拒去贾家。
林黛玉抬眸,眼泪噙着泪水,“父亲,我不想寄人篱下,而且母亲曾说,她与二舅母不和,现如今便是二舅母当家。”
林如海看着女儿柔弱的样子,心下不忍,原本自己官职调动,需离开苏州,去扬州赴任。放心不下唯一的女儿,可又不想女儿跟着自己奔波。
“父亲,您去哪里,便带着黛玉一起吧。”林黛玉知道,按着前世的轨迹,父亲要去扬州出任巡盐御史,一个月后就要出发。
所以父亲想把自己送去贾府,让外祖母照顾自己。可如今的林黛玉并不是六岁的林黛玉,她不愿也不想再回到贾府,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如今你母亲刚去,你需得守孝三年,那父亲便将那贾雨村留下,继续教你读书。”林如海看女儿排斥进京,想着上一道折子,留在苏州,陪女儿守孝。
林黛玉自小聪慧林如海是请了先生教她读书的,那先生便是贾雨村。林黛玉一想到以后的贾雨村所做之事,现在只有满满的反感。
“父亲,重新延请先生吧,那贾雨村不是个好的。”林黛玉立即拒绝父亲的建议。
林如海满是惊讶,今日的女儿仿若换了一个人,“玉儿为何如此说?”
林黛玉一把反握住林如海的手,“父亲先不要多问,时机合适,女儿自会告知于您,总之,那贾雨村不必留,给些银子打发了吧。父亲万不可承诺那贾雨村任何事情,只给银子打发了就是。”
“好,你,先好好休息。为父去办。”林如海压下心里的疑惑,起身准备去打发贾雨村,还要上折子,不能拖着,否则一月之期一到,自己便要去扬州赴任。
林如海一走,林黛玉缓缓坐起身,一旁的霜儿连忙伸手扶着她,“姑娘,您不再躺会儿吗?”
“不了,扶我起来吧。”林黛玉搭着霜儿的手,站起来。顿感腿脚有些无力,站着缓了一会儿,才慢慢走动起来。
坐到梳妆台前,看见镜子里自己苍白无血色的脸。林黛玉拿起梳子,对着镜子梳头,她需要好好地想一想,自己今后应该如何。一朝醒来,已经是母亲离世的时候了,自己是不是能有能力改变父亲原本的轨迹。
五年以后父亲还是会病逝吗?自己的身体是不是也无法好转,还是会在十七岁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
林黛玉不得其法,上一世短暂的十七年,而在贾府一待就是十一年。林黛玉几乎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她不知道该如何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知道怎么避免父亲英年早逝的结果。
她如今只知道,她不喜欢贾府的人,包括上一辈子拿生命去在意的宝玉。也不想再在贾母身边,虽然上一世,贾母对自己确实是疼爱的,可疼爱的背后,免不了还是有着自己的心思算计。贾母最在意的终究是贾府的荣耀门楣,最在意的是不掺杂一丝算计疼着的宝玉。
“姑娘,您一上午未用膳食,我去给您去厨房拿一些,您也用一些。”霜儿看着梳头发呆的林黛玉,走过去轻声说道。
“好,你去吧。”林黛玉混乱的思绪被霜儿打断,不过她并没有拒绝霜儿,她如今也明白,若想要身子好起来,好好用膳,这是最基本的。
在贾府时,自己吃药比吃饭多,身子却日渐孱弱。她必须得做出改变。可她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做,看来得好好计划一下才行。
用过膳以后,林黛玉简单的收拾一下了自己。如今正值孝期,黛玉穿了一身月牙白的袄裙,头上也是素色银钗,脂粉未施。
下午的时候,林如海让小厮唤黛玉去书房,说是有事相商。黛玉带着霜儿便去了。
“父亲。您唤玉儿何事?”
林如海让黛玉坐下,有丫鬟马上上了茶,黛玉在林如海的书案的椅子上坐下,眼睛扫了一下书案,上面摊着的仿佛是一封信。
“你的外祖母来信说,接你的丫鬟婆子已经出发了,她十分不放心你,说是定要接你过去住上一段时日再说。”林如海的信尚未寄出,没想到先收到了岳母的已经派人来的信。
林黛玉的心里马上生出了抗拒,可如今她人小言微,不可强硬拒绝此事,只能徐徐图之。“父亲,那我便去吧。只是不急着出发,总要准备的周全些,可不能让舅舅舅母他们看了笑话。”
林如海摸着自己的胡子,觉得女儿说的有道理,“那父亲帮你准备行李。”
黛玉拿起茶盏喝了一口,看着自己父亲,“倒也不用麻烦父亲,我自己可以的。左不过是一些衣物、首饰、银子,还有我服用的药物罢了。”
黛玉虽答应了前往贾府,可并不打算长住,待上个十天半个月的,自己定是要回来的,可跟父亲说清楚,“也不必准备太多,我想着住上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回来吧。”
“好,到时候为父派人去接你去。”林如海对于黛玉自小疼爱,黛玉决定的事,林如海一般也都是依着。
黛玉点点头,“趁着我不在的时间,不如父亲帮我找找合适的教书先生。我想着书还是要继续读的。”
“好,父亲知道了。”林如海下午刚刚打发走了贾雨村,没想到那贾雨村听说了皇上准备启用旧人的消息,想让他帮忙疏通一下,能让他官复原职。
林如海当时记着女儿黛玉的嘱咐,虽不知为何黛玉会如此说,只当是上课时听贾雨村提前过吧,林如海委婉地拒绝了,只是多给了些银子就让他走了。
黛玉看父亲就是为了这件事找她,说定了下月初二出发,便离开了。离那天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算起来,贾府应该是母亲一过世,便派了丫鬟婆子来了。
此次前去,黛玉打定了主意带足了自己日常所需的各种,尽量不去用贾府里的,走的时候也不必去看舅母的脸色。
黛玉回去以后,吩咐了霜儿和自己的奶娘郭嬷嬷,整理自己的衣物首饰,无非是一些素色衣服和银质的首饰。可出远门,数量上自然是不能少的,除了现有的,还得再去裁制一些的。黛玉如今有的几乎都是白色,需要再去裁制一些其他颜色适合做素服的就可以了。
首饰上面除了素银做的,还能再去添置一些白玉做的,低调简单一些的款式。黛玉也吩咐了郭嬷嬷记得去父亲那里支些银子,到时候出去换一部分铜钱回来。贾家素有赏钱给下人的习惯。
吩咐完两人,黛玉自己则是需要整理一些自己想要看的书籍,这事只能自己做,霜儿和郭嬷嬷是不大识字的,也收拾不明白的了。
所性还有时间,慢慢来就是了。明日是大夫依着常例来给黛玉看诊的日子,还需要大夫到时候替黛玉准备药物。
暂时没有什么想得起来需要做的事情,黛玉便早早用了晚膳,准备歇息去了。上一世的时候,黛玉的睡眠极其的差,总是睡不着觉,难得有几天能睡上几个时辰的,故而身子也是好不起来的。
梳洗过后,黛玉躺在床上,放空脑子,盯着床顶的帷帐,慢慢地合上了眼睛睡过去了。等第二日大夫来的时候,诊过脉后,让继续服用着人参养荣丸。黛玉趁机告诉大夫,自己即将出远门,需要提前将人参养荣丸备好,以及一些自己可能会用上的药材。
大夫答应十天后,将黛玉要的药材和人参养荣丸送到府上。如此一来,黛玉需要准备的都已经安排好了,就等着东西齐全收拾好了就是了。
临行的日子到的那日,林如海亲自送黛玉上了贾家的船,又一一查看了黛玉的行李过后,方才抹着泪走开了。
这一次的黛玉没有哭,她知道自己这一次不会再待上几年才会再回来苏州。在船上的时候,黛玉有了上一世在贾府住了十年之久的经验,待人接物自然是更加落落大方,倒是叫贾家的来接她的丫鬟婆子另眼相看了。
那些丫鬟婆子原以为,黛玉虽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可远离京城。京城里贵族的规矩是不大懂得,谁知这林姑娘不但是懂得,而且甚是得体。
黛玉如今是不到七岁的年纪,可实际上她是十七岁的灵魂,那些丫鬟婆子的心思,她自然是看得明白。
心里不由地嗤笑,上一辈子,从上船开始,这些丫鬟婆子便是斜着眼看人的,自己也是步步留心,不敢行差踏错一步的。
可现在自己对于她们眼里的规矩体统,自然是十分了解,当然是不怕说错做错了。黛玉如是想着,脸上却是不显分毫,依着自己的作息,安安静静地待在船上。
待到了金陵城的码头,贾家的轿子和马车都已经等候多时了。黛玉坐上轿子,霜儿跟在轿子旁,郭嬷嬷去看着小厮们搬运行李。
黛玉的行李不少,还有一部分则是给贾府里面的主子们的礼物。如今的黛玉不可能是七岁孩童的思维考虑事情,自然是要事事周全的。
行李全部装上马车后,一行人便朝着贾府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