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整个过程,他神色专注而审慎,没有丝毫的敷衍。

片刻,他放下文书,抬眼看向周栋,眼神里有理解,也有一丝商人特有的冷静:

“周老弟,你这境遇……唉,生意场上,难免磕磕绊绊。你这铺面位置尚可,租期也还有两年多……行,这押物,我张某人认了。”

他顿了顿,报出条件,“利息,月息两分。三十日为限。你看如何?”

两分!

这比市面上钱庄的利息要高出一截!

周栋的心猛地一抽。

但此刻,他就像即将渴死的人,哪还顾得上水是甜是咸?

他咬紧后槽牙,腮帮子绷出坚硬的线条,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字:“成!我认!”

张三爷点点头,脸上重新浮现出那温和的笑意,甚至还带了几分赞许:“周老弟是爽快人。这样,”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为对方着想的体贴,

“若你能在月内还上,这利息,我给你打个八折!咱们交个朋友,也算结个善缘。”

打八折?

周栋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巨大的惊喜和感激瞬间冲垮了他紧绷的神经,他眼眶一热,声音哽咽:

“张……张三爷!您……您这份恩情,我周栋记一辈子!一定!一定月内还上!”

拿着沉甸甸的救命银子,周栋几乎是飘着走出恒昌当的。

身后,张三爷那句“朋友”、“善缘”,像温暖的炭火,烘烤着他被绝望冻僵的心。

他觉得,自己这条命,是张三爷从悬崖边上拉回来的。

或许是老天爷终于开眼,或许是张三爷带来的运气,更可能是周栋这十年在码头积累下的一点人脉和信用发挥了作用。

拿到银子的第二天,他不再去“富春记”门口当石狮子,而是拼了命地四处奔走,求告以前合作过、还算有点交情的小货主、小行商。

他把那批山货拆零了,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地低价盘了出去。

虽然亏了些本钱,但总算在半个月内,硬生生凑齐了要还的银子本息。

4 咱们合股干大事

还钱那天,周栋特意换了件稍微体面点的旧长衫,怀揣着银子,脚步轻快地再次踏入恒昌当。

阳光透过宽敞的门窗照进来,铺子里明亮得晃眼。

“张三爷!我来还银子!”

周栋的声音里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感激和轻松。

张三爷正在和一个伙计低声交代着什么,闻声抬头,脸上立刻绽开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哎呀!周老弟!这才半个月!我就知道你是个有能耐、讲信用的!”

他热情地拍了拍周栋的胳膊,动作自然亲切。

伙计很快拿来了账本。

周栋把银子如数奉上,沉甸甸的一包。

张三爷看也没看,直接递给伙计去称量,自己则拿起毛笔,在账本上周栋的名字下利落地划去欠款。

然后,他抬头,笑容更深:“周老弟,我说过的话,算数。月内还清,利息打八折。”

他示意伙计,“把多收的利银,退给周老板。”

伙计利落地点出几块碎银,递给周栋。

周栋看着手里多出来的银子,再看看张三爷那张真诚和气的笑脸,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涌上眼眶。

这不仅仅是钱,这是信任,是尊重!是在这冰冷世道里,他从未感受过的温暖和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