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后的盛城空气带着潮湿的灰味,街道反光像一条条不安分的蛇。

我提着公文袋,沿着金融区的石板路往衡新科技走,鞋底踩过积水,发出一声闷响。袋子里装着昨晚律师帮我打印好的证据清单,顶页那行红字格外刺眼:诉讼时效剩余46小时。

衡新的大楼外立面是落地玻璃,晨光里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我整个人照得纤毫毕现。前台是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见我递上名片和说明信后,眼神闪过一丝警惕。

“档案室今天系统维护,暂不对外。”

对方说得礼貌,但语调像是在关一扇门。

我没动声色,把信收回公文袋,视线扫过他身后墙上的诚信为本四个字。字很大,笔画沉重,却因为灯光反射,看上去有些虚。

“那复印件可以先给我一份吗?我需要确认细节。”

对方犹豫了一下,还是转身去找。

十分钟后,一份复印合同和两张出入库单被推到我面前。纸张的触感干燥,但左上角的时间戳却像多印了一层淡影,数字虚虚浮在那儿,好像随时会剥落。

“这是你们系统打出来的吗?”我问。

前台眨了眨眼,似乎在搜索一个安全的答案。

“是的。”

我没有再追问,把文件放回袋子,转身离开。

走到楼下台阶时,手机震动,是律师的短信:别在前台停太久,会有人盯你。她的名字跳在屏幕上,像一记提醒,把我的注意力从纸上的重影拉回现实。

马路对面,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进便利店——记者。他举着相机冲我晃了晃手,又指向东边的小巷。我明白他的意思,绕过去。

巷子里潮湿阴暗,垃圾桶旁的墙上画着早已褪色的广告标语。我靠在一处阴影里,把复印件拍了几张,发给律师。不到一分钟,她打来电话,声音压得极低。

“复印件有问题,金额和你之前提到的报价不一致。原件必须尽快拿到。”

我吸了一口气,抬头看见巷口走来两个穿深色西装的男人,步伐一致,像在执行某种固定程序。他们经过时,目光在我和公文袋之间停了半秒,然后什么也没说,继续往前。

心口那股压迫感在这一刻被放大。我突然意识到,这座城市在很多人眼里只是数字和合同,而不是街道和人声。

出了巷子,我给记者回了个消息:别在正门晃,会引火。

他回了个OK的手势,随后发来一张照片——老同事夜里进了公司法务部,低着头,像是在避光。

我把照片放大,背脊那条熟悉的弧度让我无法忽视。他曾在我最狼狈的时候替我顶过一次差,也曾在审讯室外递过一杯热水。可照片上的他,不像在帮我。

出租车停在我面前,我上车,司机问去哪儿。我报了一个地址,是我三年前最熟悉的地方——老同事的住处。

“去那儿干嘛?我们不是说先拿合同原件吗?”律师在电话那头提醒。

我沉默了两秒,目光落在公文袋的边角,那一叠纸像是压着我的呼吸。

“先去衡新仓库。”我改口。

电话那头,律师只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