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它在传递坐标。”林长河的声音抑制不住颤抖,“父亲没说错,它是门……通往群星的门。”

【历史回溯:1945年4月,北大西洋,“海龙号”潜艇】

十七岁的林长河蜷缩在“海龙号”的潜望镜舱里,冷风从舱壁的缝隙钻进来,带着柴油和海水的腥气。这是他第一次随父亲执行任务——父亲林文轩是海军特聘的物理顾问,这次要秘密追踪纳粹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情报说,这艘航母搭载了“特殊武器”,正试图从北大西洋突围,前往南美。

“稳住,别出声。”父亲的手按在他肩上,掌心粗糙而温暖。潜望镜的镜头里,灰蒙蒙的海面上,“齐柏林伯爵号”像一头灰色的巨兽,甲板上没有舰载机,只有一个巨大的金属圆盘,被数十根电缆连接着,圆盘表面刻着奇怪的花纹——和父亲笔记本里的草图一模一样。

“那就是‘命运之眼’?”林长河低声问。

父亲点头,脸色凝重:“纳粹从波兰的一个古战场挖出来的,据说能‘扭曲空间’。他们以为是武器,其实……”话音未落,海面上突然亮起一道白光。

潜望镜里的景象瞬间扭曲。“齐柏林伯爵号”周围的海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出现了一道旋转的光门,青蓝色的光芒像液态的火焰,舔舐着航母的甲板。航母上的纳粹士兵尖叫着乱跑,却被无形的力量吸向光门。不到三分钟,整个航母连同光门一起消失了,海面上只留下一圈圈涟漪,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下潜!快下潜!”艇长的吼声在舱内回荡。“海龙号”猛地往下一沉,林长河撞在潜望镜的支架上,眼前发黑。等他再次稳住时,父亲正盯着声呐屏幕,眉头紧锁:“不对,有东西落水了。”

潜艇小心翼翼地靠近事发海域,机械臂从舱内伸出,捞起一块巴掌大的金属残片。残片边缘焦黑,表面刻着半枚符文——正是“齐柏林伯爵号”甲板上圆盘的花纹。父亲用手指抚摸着残片,突然浑身一颤:“它在发热。”

回到潜艇舱内,父亲把残片放在实验台上,用仪器检测。显示屏上,残片的温度在缓慢上升,内部有微弱的能量波动。“这不是地球的材料。”父亲喃喃自语,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密度是钛合金的三倍,却能透光……你看这里。”他用放大镜指着符文的拐角,“这些线条不是刻上去的,是自然形成的,像晶体的生长纹。”

那天夜里,林长河被父亲的梦话惊醒。父亲躺在床上,眉头紧拧,反复说着:“时间……空间……它们在等……”林长河凑过去,看到父亲的笔记本摊开着,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字,墨迹未干:“它能吞噬时间与空间,也能连接它们。门后有眼睛,在看我们。”

三天后,“海龙号”返航。父亲把金属残片锁进特制的铅盒,再也没让林长河碰过。但林长河知道,从那天起,父亲的人生就被那道消失的光门和半块残片困住了。直到二十年后,父亲在整理旧物时突然中风,临终前抓着他的手,只说了一句话:“别碰星门……它们是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