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不知疲倦地在青灰色的天空下织着网。时间在翻动的书页、细密的针脚和炉火的轻吟中悄然滑过。雨势终于渐渐弱了,从滂沱转为缠绵的雨丝。天光似乎也亮堂了一些,不再是那种沉甸甸的铅灰色。
年轻女人怀里的婴儿轻轻动了一下,发出一声细微的、奶猫般的哼唧。女人立刻警觉地低头查看。小家伙大概是被店里的温暖和安静所安抚,并未醒来,只是咂吧了一下小嘴,在毯子里拱了拱,又沉沉睡去。
女人抬起头,望向窗外稀疏的雨线,轻轻舒了一口气。她放下早已喝空的茶杯,动作带着一种不舍,小心地站起身。她的衣服半干了,贴在身上,显出几分狼狈后的疲惫,但眼神比来时清亮了许多。
“阿婆,小妹,”她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带着真挚的谢意,“雨小了,我们该走了。谢谢…真的谢谢你们。”她的目光扫过炉火、空杯、还有小凳上那本色彩温暖的《小熊宝宝》,最后深深地看了外婆一眼。
外婆放下针线,抬起头,脸上依旧是那种让人安心的温和:“路上小心,抱好孩子。”
“嗯!”女人用力点头,小心地整理了一下包裹婴儿的薄毯,确保没有一丝缝隙让凉风钻进去。她抱起孩子,走到门口,又回头望了一眼这间弥漫着旧书和茶香的小小书店,眼神复杂,然后才推开门,融入了外面雨丝迷蒙的街道。
门关上,风铃又是一阵轻响,比之前柔和了许多。书店里似乎一下子空旷了些许,但炉火的暖意和那本留在凳子上的《小熊宝宝》绘本,依旧残留着陌生人带来的短暂温度。
外婆重新拿起那本《植物图谱》,指尖抚过刚刚缝合好的扉页裂口,针脚细密匀称。我则拿起那本《小熊宝宝》,封面上的小熊笑得无忧无虑。书页干燥温暖,似乎还残留着女人怀抱的温度。我把它轻轻放回儿童书架原来的位置,指尖划过书脊时,心里莫名地踏实。
日子在梅雨季特有的黏腻潮湿中不紧不慢地流淌。雨时大时小,天空像一块永远也拧不干的抹布。我和外婆的日子照旧:整理新收来的旧书,修补虫蛀鼠啮的残卷,拂去书架上的浮尘。那场大雨中的短暂相遇,像投入湖面的一颗小石子,涟漪散去,湖面复归平静。那本《小熊宝宝》安静地立在书架上,仿佛从未离开过它的位置。
4 书衣情深
大约过了两周,又是一个雨天。雨不大,细密如牛毛,空气里飘着泥土和植物蒸腾出的清新水汽。店门上的风铃再次被推开,叮咚一声,清越悠扬。
“阿婆!小妹!”
熟悉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我和外婆同时抬起头。
是那位年轻的母亲。她今天没有上次的狼狈,头发梳得整齐,穿着一件干净的米色薄外套,脸上带着明亮柔和的笑容。她怀里,依旧抱着那个襁褓,只是婴儿醒着,睁着一双乌溜溜、水葡萄似的大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满是“方块块”的陌生世界。小家伙似乎壮实了些,小脸圆润,被包裹在干燥柔软的蓝色小毯子里,只露出圆乎乎的脑袋和一只正无意识吮吸着的小拳头。
“呀,宝宝也来啦!”外婆放下手中的书,脸上瞬间绽开了笑容,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像盛开的菊花。她站起身,朝门口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