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外面风声更大了,吹得窗户轻轻震动。我合上电脑,拿起相机和手电,低声对室友说:“明晚,我们去看一看。”

第二章 取证清单

早上八点不到,手机被一连串震动吵醒。是公司夜班群的语音通知,主管的嗓音在耳机里格外刺耳:“灵异专题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内上线,必须有实地调查和证据链,不然直接列入裁员名单。”他说得很慢,每个字都像是在敲木槌。

我盯着屏幕看了几秒,脑子里飞快把时间换算成倒计时。七十二小时,扣掉睡觉和吃饭,还得应付拍摄、整理、剪辑、写稿。要在这时间里拿出一个既吸引人又有证据支撑的专题,不是随便拉几段视频就行。

室友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过来,把杯子放在我手边:“昨天的情况先整理出来,我们需要一份取证清单。”她说话依旧是那种平稳的语调,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我打开电脑,把昨晚的笔记翻出来,一边回忆一边补充细节。

清单的第一项是走廊的感应灯和盲区位置。第二项是1203门把手的红绳和门缝里的黄纸——虽然看上去像防偷拍提示卡,但我想确认是不是其他人也收到过类似的东西。第三项是昨晚听到的脚步声和新录音。第四项是邻居口中的失联租客。

我们把这些写在白板上,又加了几项可能的取证途径,比如查看门禁刷卡记录、外卖送达时间、垃圾投放记录、监控回放。室友强调:“每一项都要有对应的证据形式,照片、视频、音频都算,不能只是口头说法。”

九点多,我去了小区门口的保安室。保安叔正坐在电脑前,桌上摆着半杯已经凉掉的茶。他看到我,摘下老花镜:“昨晚怎么不早点睡?走廊灯我回去查了,十二层的感应头去年就换过一次,这次要是坏了,还得报修。”

我顺着话茬问能不能调取昨晚的视频。他皱着眉头想了想:“只能给你一部分,涉及住户隐私的片段不能随便导出。你先看看有用的时间段,我帮你登记。”他在纸上写下一个日期和时间段,递给我签名笔。

就在我签字的时候,楼道另一头传来快步声,一个身材高瘦的男人走过来,穿着深灰色外套,低着头刷了门禁卡进小区。保安叔瞟了他一眼,小声说:“那是二房东,他名下有好几套房,爱管闲事。”

十分钟后,我在群里收到了二房东的私信。简短的几句话,全是威胁的味道:“你最好别乱拍乱传,已经有人说你骚扰邻居。删掉那些东西,否则走法律程序。”最后还加了一个冷笑的表情符号。

我没回,直接把消息截图发给室友。她回复了一个字:“留。”然后在清单上加了一行——“阻力来源:二房东”。

回家路上,我经过楼梯间,地面上有几缕细碎的红绳线头,像是被人撕断后掉落的。我蹲下拍了几张照片,用文件袋装好。拐角的垃圾桶旁有一张揉皱的外卖小票,展开一看,送达时间是凌晨零点零七分,备注栏里写着一行奇怪的话:“敲门别说话。”字体是打印的,但墨色有些浅,像是快没墨的状态。

我把小票也带回去放在证据袋里。外卖的收货电话只打了一位,和群里登记的失联租客的快递号码非常接近。这个巧合让人心里发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