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治和武则天来观音禅寺进香。

我看着这对年轻的帝王夫妇,心中又想起了唐太宗和长孙皇后。

李治站在我面前,仰头望着我,眼中带着好奇。

“此树名为‘长秋树’?”

他问身旁的宫人。

“回陛下,此树乃太宗皇帝为文德皇后所种,太宗皇帝赐名‘长秋树’。”

李治若有所思,伸手轻抚我的树干,低声道:“父皇对母后之情,当真令人动容。”

武则天站在一旁,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8.

转眼数百年时间流转,王朝更迭,观音禅寺几经兴废,唯有我依旧挺立。

我见过安史之乱的烽火,见过黄巢起义的铁骑,见过赵匡胤建立宋朝,也见过赵光义的驴车漂移。

庆历四年。

我已是枝繁叶茂的数百年老树。

一日清晨,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少年翻过院墙,轻巧的落在我旁边的草地上。

他眉目如画,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洒脱不羁。

“好大一颗银杏树!”

少年惊叹地抚摸着我粗糙的树干。

“怕是比祖爷爷的年龄还大。”

我轻轻摇晃树叶,一滴露水落在他的鼻尖上。

少年哈哈大笑,那笑声投着朝气蓬勃。

“我叫顾况”

他对我作了一揖,仿佛我能听懂人言。

“今日逃了学堂,借贵宝地一用。”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书册和一支毛笔,盘腿坐在地上,开始写写画画。

阳光透过我的枝叶,在他俊秀的脸庞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连数日,顾况都会翻墙而来。

有时他带着酒壶,醉醺醺地靠在我身上吟诗。

有时则带着剑,在我面前舞出一段剑舞。

我渐渐对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产生了兴趣。

9.

在一个暮后,顾况带来了一个穿着淡黄色襦裙的少女。

她约莫十四五年纪,眼尾缀着一粒朱砂痣,手中捧着一把古琴。

“这是芸娘,我的青梅竹马。”

顾况介绍道,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她琴技了得,我想请银杏老兄也听听。”

芸娘向我行了一礼,然后在我铺满落叶的树荫下摆好琴。

她手指拨动琴弦,琴音如清泉般流淌而出。

顾况闭目聆听,时而跟着哼唱,时而击节称叹。

一曲终了,我轻晃树枝,一片银杏叶飘落在琴面上。

芸娘拾起叶子,轻声道:“这树真有灵性。”

“那当然。”

顾况跳起来,拍着我的树干。

“我查了古籍,这是唐太宗皇帝亲手种的银杏树,已有四百多年了。”

芸娘掩口轻笑,“那你可要许个愿,保佑你能科举顺利。”

“哈哈,我一定会榜上有名。”

顾况自信的笑道。

10.

一天傍晚,两人并肩坐在我树下。

顾况突然握住芸娘的手,“等我功成名就,就回来娶你。”

芸娘脸颊绯红,“你这一去要多久。”

“三年!不,两年足矣。”

顾况意气风发地说:“我要去汴京,让天下人都知道我顾况之名,到时候骑着高头大马来娶你。”

芸娘低头轻声道:“我等你,以后每年银杏叶黄时,我都会来这里等你。”

次日黎明,顾况背着行囊来到我面前。

他取出一块木牌,用剑在上面刻下“顾况与芸娘永结同心”几个字,然后挂在了最低的树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