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我们:“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知识!”我和李文异口同声。
“没错,是知识。是领先这个时代上千年的知识。”我爸说,“但知识怎么变现?怎么才能保证我们一家人,长久地、有尊严地活下去?”
他用手指蘸了点水,在桌上画了一个圈。
“这是我们家,一个孤岛。圈外面,是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现在,就像是没上户口的黑户,没有任何社会身份,也没有任何法律保障。如果遇到歹人,或者官府,我们怎么解释这栋房子的来历?我们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
我爸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我们头上。
我们光想着怎么用现代科技改善生活了,却忘了最根本的问题:安全和身份。
“那……那怎么办?”李文没主意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我爸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们必须进入这个社会的体制内。”
他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李念,你告诉我,在古代,一个普通人,想要获得社会地位,最正统的途径是什么?”
我脑子飞速运转,一个词脱口而出:“科举。”
“对!就是科举!”我爸猛地一拍桌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要考取功名,哪怕只是个秀才,我们就能免除赋税,见到县官不用下跪。我们就从‘黑户’,变成了受朝廷承认的‘读书人’。这是我们的护身符!”
我姐张大了嘴:“爸,你不是吧?你都五十多了,还想去考八股文?”
“五十多怎么了?”我爸眼睛一瞪,“活到老,学到老!我当了三十年公务员,写材料是一把好手。论分析、论逻辑、论背书,我不信比不过这些古人。”
我妈也担忧地说:“可你没读过四书五经啊。”
“那就从头学!”我爸的语气斩钉截铁,“李念,你的任务,就是给我当老师。李文,你的任务,是尽快赚钱,给我买书、买纸、买笔墨。”
他站起来,在客厅里踱步,越说越兴奋,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第二春。
“我算过了,科举考试,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我们就一步一步来。我给自己定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年,拿下童试,考取秀才功名,解决家庭身份问题。”
“第二年到第三年,拿下乡试,考取举人功名。到时候,我们家就是举人老爷,在县城里都能横着走。”
“第四年到第五年,进京赶考,争取考中进士。只要成了进士,那就是天子门生,国家栋梁!”
他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仿佛在单位做工作报告。
我和我姐都听傻了。
一个现代的副处级干部,要在古代从零开始,考公务员。
这事儿,太疯狂了。
但看着我爸眼里闪烁的光,我知道,他是认真的。
他不是为了当官,他是想用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方式,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
“我同意。”我妈第一个表态,“建国,你放心去读。家里的事,有我。”
“我也同意。”李文咬咬牙,“不就是钱吗?我就是把这村子都盘下来,也给你凑够笔墨钱!”
我还能说什么?
我点点头:“爸,我把我脑子里所有关于科举和八股文的知识,都教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