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跟着妇人进了村。村里的路很难走,坑坑洼洼。房子很破旧,空气里有股牲口粪便和霉味混合的味道。
孩子的家更穷,家徒四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躺在床上,满脸通红,嘴唇干裂,已经烧得意识不清了。
我妈拿出电子温度计,夹在孩子腋下。
里正和村民们都好奇地围着,看着我妈手里的“法器”。
“嘀”的一声,温度计响了。
村民们又吓得退了一步。
“三十九度八。”我妈脸色严肃,“高烧。得马上降温。”
她拿出两片儿童退烧药,又从医药箱里拿出一瓶矿泉水。
“这是我们家乡的‘甘露’,配上这‘仙丹’,能退烧。”我妈对妇人说。
妇人颤抖着手,接过药和水,给孩子喂了下去。
我妈又拿出酒精和棉球,让我爸帮忙,给孩子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
一套现代的护理流程下来,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
半小时后,孩子的体温降了一些,呼吸也平稳了。
妇人激动得又要下跪,被我妈拉住了。
“孩子底子弱,需要营养。”我妈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小包白糖,递给她,“冲点糖水给他喝。”
在这个时代,白糖是精贵东西。妇人捧着那包糖,手都在抖。
里正看着这一切,眼神变了。从警惕,变成了敬畏。
他对着我爸,深深作揖:“多谢先生出手相救。不知……如何报答?”
我爸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背着手,一副高人模样:“我们初来乍到,缺些东西。这样吧,我们用‘净水之法’,换你们帮我们打些水来。”
“净水之法?”里正不解。
我爸对我点点头。
我从兜里掏出一小片明矾,走到村里的水缸前。水缸里的水很浑浊。我把明矾碾碎,撒了进去,然后用木棍搅了搅。
几分钟后,奇迹发生了。
水里的杂质,肉眼可见地沉了下去,一缸浑水,变得清澈起来。
村民们发出一阵惊呼。里正的眼睛都直了。
“这是仙法!仙法啊!”
“老人家,这不是仙法,只是一点小技巧。”我爸淡淡地说,“我们教你们这个方法,你们每天帮我们送两担干净的水到院门口。如何?”
用一项基础的化学知识,换取稳定的劳动力和水源。
里正的头点得像捣蒜:“愿意!愿意!全村都愿意!”
我们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院门口,整整齐齐地放着四大桶水,装得满满当当。
李文兴奋地说:“爸,你这招太高了!这叫什么?知识付费!”
我爸笑了笑,看着远处的村庄,说:“这不是知识付费。这是立威,也是示好。我们得让他们明白,我们有用,而且无害。”
我点点头。
我知道,我们李家有限公司,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算是拿到了第一份“订单”。
第四章 父亲的“五年计划”
水源问题解决了,和村民的关系也破冰了。
但李建国同志的脸上,没有一丝轻松。
晚饭桌上,他一言不发,只是慢慢地喝着粥。饭桌的气氛有点压抑。
“怎么了,建国?”我妈问。
“我在想我们的未来。”我爸放下碗,表情凝重,“今天的事,只是权宜之计。我们不可能永远靠这些小聪明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