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掌柜的接过肥皂,凑到鼻子前闻了闻。

“菊花香?”她有点意外。

“试试。”李文说。

她让伙计端来一盆水,又拿出一块油腻的抹布。

李文当着掌柜的面,用肥皂洗抹布。

泡沫很丰富。

油污很快被洗掉了。

抹布变干净了。

掌柜的眼神变了。她亲自上手,洗了洗自己的手。

“好东西。”她下了结论,“滑而不腻,清香淡雅。叫什么?”

“菊花清肌皂。”李文说,“独家秘方。”

“怎么卖?”

“我不单卖。”李文说,“我找你合作。这东西,只在你的群芳阁卖。我供货,你销售。利润,我们三七分。你七,我三。”

掌柜的笑了。

“小姑娘,你凭什么觉得,我不会自己仿制?”

“你仿制不了。”李文很自信,“这东西,水、油、火候,差一点,出来的东西就天差地别。不信,你可以试试。”

她这是在赌。赌古代的技术,复制不出皂化反应的精确配比。

掌柜的盯着李文,看了很久。

“五十块。”她说,“我先要五十块。一块,我给你五十文钱。”

一块肥皂,成本不到五文钱。

卖五十文。

暴利。

“成交。”李文很干脆。

我们带来的三十块肥皂,当场卖掉。

拿到了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第一笔收入。

一千五百文钱。

沉甸甸的铜钱,装在钱袋里。

走出群芳阁,李文的腿有点软。

她靠在我身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吓死我了。”她说。

我笑了。

刚才那个杀伐果断的女老板,不见了。

她还是我那个爱美的、有点虚荣的姐姐。

但今天,她很了不起。

第七章 考公之路,从“买买买”开始

一千五百文钱。

这是李家有限公司的第一笔天使轮融资。

我和李文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拿着这笔巨款,开始了“采购任务”。

我爸的“考公”大业,需要硬件支持。

第一站,书店。

镇上的书店,叫“文渊斋”。

走进去,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

书架上摆满了线装书。

一个山羊胡的老先生,正在柜台后打瞌睡。

“先生,买书。”我说。

老先生睁开眼,打量了我们一下。

“买什么书?”

“《四书五经》。”我说。

老先生来了点精神:“要哪个版本的注疏?”

我愣住了。

坏了,忘了古代书籍版本多了。朱熹的注?还是程颐的注?哪个是官方指定教材?

我脑子里飞速搜索论文数据库。

“就要……当朝科举通用的版本。”我含糊地说。

老先生点点头,从书架上抽出几本厚厚的书。

“一套,二两银子。”他说。

二两银子!

就是两千文钱。

我们钱不够。

李文的脸垮了下来。

“先生,能便宜点吗?”她问。

“刻印的书,都是这个价。”老先生不为所动。

我急中生智,对老先生深深作揖。

“先生,我们是邻村的学子,家贫,但向学之心甚笃。父亲卧病在床,仍不忘教诲我们读书。如今我们好不容易凑了些钱,想为父亲买一套经义,以慰他心。还望先生行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