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商战权谋·序言

滨海市的暴雨,总爱挑最狼狈的时刻落下。

盛华集团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上,雨痕如墨,模糊了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就像林盛州此刻的处境:供应链断档的裂痕、核心人才叛逃的墨渍、老股东逼宫的阴影,正将父亲留下的基业,晕染成一张看不清未来的乱麻。

没人知道,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藏在周建明递来的那份股权转让协议里。老周是父亲的老部下,签字时笔尖顿了三顿,“周”字的竖画歪斜得反常,“建”字的撇画收得仓促——那时的林盛州只当是老臣的犹豫,却没读懂那笔迹里藏着的背叛:过度刚硬的横画是野心的锋芒,忽大忽小的字距是心虚的破绽。

直到苏明哲带着一方砚台走进这场乱局,林盛州才明白:商战的刀光剑影里,最锋利的武器从不是资本或权力,而是藏在一笔一划里的人心密码。

那方砚台,曾映过无数笔迹:有张总监辞职报告里“理由”二字的反复涂改,藏着被胁迫的矛盾;有王经理销售报告里舒展的捺画,透着开拓市场的底气;更有周建明与对手密函中尖锐的钩画,露着鱼死网破的狠戾。苏明哲说:“笔迹是人心的镜子,再精密的伪装,也会在笔画的轻重、结构的疏密里露馅——就像再复杂的商战,终究逃不过‘识人’二字。”

后来的故事,始于档案室的深夜埋伏,成于股东大会的证据交锋,终于全球市场的版图扩张。盛华用“笔迹识人”筑起人才的城墙,把对手的阴谋、内部的动荡,都化解在对每一笔字迹的解读里。有人说这是权谋的胜利,有人说这是技术的奇迹,却少有人知:那方砚台背后,藏着最朴素的道理——

心正则笔正,人正则企兴。

如今,那方砚台静放在盛华的展厅里,砚底“心正则笔正”的刻痕早已包浆。若你凑近细看,或许能从砚台的残墨里,读出林盛州的挣扎、苏明哲的智慧,还有一个企业从风雨飘摇到基业长青的秘密——

所有的商战传奇,终究是人的传奇;所有的权谋胜利,终究是识人的胜利。

现在,不妨泡一壶茶,听这则关于笔迹、人心与商战的故事。从滨海市的那场暴雨开始,到全球市场的万家灯火结束,你会发现:原来最厉害的商战权谋,从来不是算计他人,而是读懂人心。

《商战权谋》

第一章 困局:风雨欲来的盛华

滨海市的六月,潮湿的海风裹着闷热钻进盛华集团顶层办公室,林盛州指尖的雪茄燃到了尽头,烫得他猛地回神。烟灰落在价值百万的红木办公桌上,与摊开的季度财报上刺眼的红色亏损数字,构成了刺眼的对比。

“林总,华东区的三个核心经销商,今早同时发来了终止合作的函件。”特助陈默的声音带着颤音,递过来的文件袋上还沾着雨水,“而且……研发部的张总监,带着五个骨干工程师提交了辞职报告,据说已经被对家宏图集团挖走了。”

林盛州闭上眼,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盛华集团是他父亲白手起家创下的基业,如今交到他手上才三年,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先是供应链突然断档,接着核心产品被曝存在质量隐患,现在连经销商和技术骨干都集体“叛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暗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