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里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笔迹学著作,墙上挂着几幅装裱好的书法作品,其中一幅“心正则笔正”,正是苏明哲的手笔。苏明哲坐在靠窗的书桌前,戴着老花镜,正在仔细研究一张纸,纸上是几行潦草的字迹。
“苏教授,打扰了。”林盛州恭敬地行礼。
苏明哲抬起头,放下手中的放大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林总,请坐。我已经让助理把周建明的初步分析发给你了,说说你的想法。”
林盛州坐下,将盛华近期的危机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苏明哲,最后苦笑道:“现在公司人心惶惶,股东施压,对手虎视眈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苏明哲听完,拿起桌上的那张纸,递给林盛州:“你看看这几行字,是你们研发部张总监辞职前,在实验室日志上写的记录。你能看出什么?”
林盛州接过纸,仔细看了看。字迹整体工整,但“撇画”却异常纤细,而且有些笔画的收尾处有明显的犹豫痕迹。他摇了摇头:“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普通的记录。”
“这就是问题所在。”苏明哲拿起放大镜,指着“撇画”解释道,“张总监是技术出身,性格本该果断直接,他以往的笔迹中,‘撇画’都是干脆利落的。但这几行字里,‘撇画’变细,收尾犹豫,说明他辞职并非自愿,而是受到了胁迫或诱惑,内心充满矛盾。”
林盛州心中一动:“您的意思是,张总监是被周建明逼着辞职的?”
“可能性很大。”苏明哲又拿出一份文件,是周建明写给宏图集团李宏远的邮件草稿,“你看周建明写的‘合作’二字,‘合’字的‘口’部闭合过紧,‘作’字的‘单人旁’倾斜,这暗示他与宏图的合作并非真心实意,而是想利用宏图的力量扳倒你,之后再独吞盛华。而且,他的笔迹中‘点画’过重,显示出他做事不计后果,甚至可能会用不正当手段。”
林盛州看着邮件草稿上的字迹,后背冒出一阵冷汗。如果苏教授的分析没错,那周建明的野心远比他想象的更大,手段也更狠辣。
“苏教授,那我现在该怎么做?”林盛州急切地问,“我需要证据,需要让股东和员工相信,周建明才是幕后黑手。”
苏明哲沉吟片刻,说:“笔迹分析可以帮你找到突破口,但不能直接作为证据。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笔迹,预判周建明的下一步行动,再设局让他自己露出马脚。”
他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画着笔迹特征与行为预判的对应表:“周建明的笔迹中,‘折画’生硬,说明他不擅长应对突发状况;‘捺画’短小,暗示他在关键时刻容易退缩。我们可以故意放出消息,说你已经掌握了他与宏图合作的证据,准备在股东大会上公布,看看他的反应。”
林盛州眼前一亮:“您是说,引蛇出洞?”
“没错。”苏明哲点头,“如果他真的心里有鬼,一定会急于销毁证据,或者采取极端手段阻止你。到时候,我们就能抓住他的把柄。另外,我还可以帮你分析公司其他中层管理者的笔迹,看看哪些人是真心为盛华,哪些人是周建明的同伙,这样你才能重新掌控公司的核心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