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鱼,” 李明说,“五文钱一条。”
富商买了一条,尝了一口,连连点头:“不错,味道鲜美,比酒楼里的炖鱼有滋味。” 他一下子买了五条,说是要带回去给家人吃。
第八章 名气渐起
富商带回去的叫花鱼成了活广告。没过几天,西市一带就传开了,街角有个乞丐摊,烤出来的鱼比酒楼还香。来买的人越来越多,有平民百姓,也有穿着体面的商人,甚至还有几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公子小姐,捏着鼻子站在远处,让随从过来买。
王二每天数钱数得手抽筋,嘴巴乐得合不拢。“李哥,咱现在一天能赚上百文了!” 他把钱袋子往怀里一揣,“要不咱换个大点的地方?这街角太挤了。”
李明也觉得该扩扩摊子。他们找了个离原来位置不远的空当,比街角宽敞些,还能遮点太阳。老周不知从哪儿弄来几块木板,钉了个像样的案子,又找了块蓝布当幌子,上面用炭笔写了三个歪歪扭扭的字:“李明烤”。
这幌子一挂,倒更像回事了。张书生路过时看到,笑着说:“怎么不叫个好听点的名字?比如‘香满园’、‘聚福楼’之类的。”
李明挠挠头:“咱就是个摆摊的,叫这名实在。” 他觉得“李明烤”挺好,简单直接,让人一眼就知道是谁家的摊子。
名气大了,麻烦也跟着来。有天傍晚,一个酒楼的伙计跑过来,叉着腰说:“你们这破摊子,挡着我们酒楼的生意了,赶紧挪走!”
王二正要跟他吵,被李明拉住了。他知道这家酒楼叫“醉仙楼”,在西市小有名气,老板据说认识不少当官的。“这位大哥,” 李明陪着笑,“我们这小本生意,哪敢挡您酒楼的路?要不……我每天给您送两串烤串?”
伙计愣了一下,大概没想到他这么“上道”。哼了一声,接过李明递来的两串烤肠,转身走了。
赵小六看着伙计的背影,撇撇嘴:“凭啥给他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李明说,“咱现在根基浅,能不惹麻烦就不惹。” 他心里有数,等赚够了钱,就找个更稳妥的地方,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第九章 添些家当
赚的钱越来越多,李明决定给大家改善改善生活。他先让王二去买了几身新衣裳,虽然是粗布的,但总比破麻布强。又把破庙好好收拾了一遍,用泥巴糊了墙,换了新的草席,还买了个像样的锅,不用再用破陶罐煮东西了。
狗蛋和丫蛋最高兴,李明给他们买了新鞋子,丫蛋还得到了一个红头绳,天天扎在头上,跑起来像只快乐的小蝴蝶。
“李哥,咱现在也算有点钱了,要不要存起来?” 老周算账的时候问。他把每天的收支都记在一块木板上,清清楚楚。
“存着干啥?” 王二说,“不如买两斤肉,今晚炖着吃!”
李明摇摇头:“钱得花在刀刃上。” 他想了想,“老周,你去打听打听,有没有卖二手炉子的?咱这土炉子太费柴,烤得也慢。”
老周果然打听来了,城南有个铁匠铺,能打新的烤炉,就是贵点,要一贯钱(一千文)。王二一听就咋舌:“一贯钱?够咱吃俩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