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李明说,“新炉子能省柴,烤得快,一天多赚的钱,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回本。” 他拍板决定,买!

没过几天,铁匠铺送来一个新烤炉,是用铁皮打的,下面带轮子,能推着走,上面有两层烤架,还留了排烟的口,比他们自己糊的土炉子强太多了。

第一次用新炉子烤串,火苗均匀,肉熟得快,还不糊。王二看着滋滋冒油的肉串,摸着新炉子,嘿嘿直笑:“这钱花得值!”

有了新炉子,他们的出摊效率高了不少,每天能多烤两三百串。李明又琢磨着加些新调料,他让王二去买了点蜂蜜,烤鸡翅的时候刷上一层,甜丝丝的,很受女客和孩子喜欢。

日子就像这烤炉上的肉串,越来越有滋味了。

第十章 租个门面

秋去冬来,天气越来越冷。风一吹,烤串凉得快,客人也不愿意在外面站着等。李明看着缩着脖子搓手的客人,心里琢磨着,该租个门面了。

西市附近有不少铺面,有大有小,租金也不一样。老周跑了几天,回来汇报:“有家卖布的铺子要搬走,铺面不大,也就一间房,租金一个月五贯钱。”

五贯钱!王二差点跳起来:“抢钱啊?咱一天才赚多少!”

“冬天生意肯定不如夏天,” 李明皱着眉,“但总在外面吹风也不是办法,冻坏了人不说,炉子都点不着。” 他咬咬牙,“去看看铺面。”

铺面在西市的巷子里,不算正街,但离主路不远,挺干净的,里面还有个小隔间,能放东西。房东是个老太太,看他们不像坏人,说可以先交三个月租金,剩下的按月给。

“就这吧。” 李明拍板。他知道,这一步必须迈出去,总不能一直摆摊。

交了租金,手里的钱一下子空了不少。王二心疼得好几天没睡好,赵小六也有点担心。李明却忙着收拾铺子,他让老周找了个木匠,打了几张小桌子和长凳,又在墙上刷了层白灰,看着亮堂多了。

开张那天,他们没放鞭炮,就把新做的招牌挂了出去,还是“李明烤”三个字,只是用黑漆写在木板上,看着更正式了。

第一个客人是张书生,他笑着走进来:“恭喜恭喜,总算有个正经铺子了。”

“张大哥快请坐,今天我请客!” 李明高兴地说。

客人陆陆续续进来,虽然不多,但比在外面摆摊时暖和多了。大家坐在屋里,吃着热乎的烤串,喝着店家送的热水,都说比外面舒服。

王二看着屋里的客人,又看了看暖和的炉子,总算不心疼租金了。“李哥,还是你有远见。” 他挠挠头说。

李明笑了笑,心里却知道,这只是开始。

第十一章 冬天的生意

冬天的生意确实不如夏天红火,但有了门面,总比在外面强。李明琢磨着加些热乎的吃食,他想起前世冬天常吃的烤红薯,就跟王二说:“去买些红薯,烤着卖试试。”

红薯在唐朝不算稀罕物,价钱也便宜。王二买了一筐回来,李明把它们洗干净,放在烤炉的余烬里焖着。等烤得软乎乎的,剥开皮,金黄的瓤冒着热气,甜丝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