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推出烤红薯,就很受欢迎。尤其是孩子们,捧着热乎乎的红薯,吃得满脸是泥。有个老太太每天都来买两个,说比家里蒸的甜。

除了烤红薯,李明还弄了个小炭盆,煮上一锅汤。汤里放了些骨头和野菜,客人买烤串的时候,送一小碗热汤,暖暖身子。这招很管用,不少客人就冲着这碗热汤来的。

这天傍晚,外面飘起了小雪。店里没什么客人,大家围着火炉烤火。丫蛋趴在桌子上,数着老周记账的木板:“一文,两文……”

王二抽着烟,突然说:“李哥,咱要不要雇个人?你看这冬天,总有人来晚了没地方坐,要是能再添张桌子,多个人打下手,能多赚点。”

李明想了想,确实,现在就他们几个人,忙起来的时候手忙脚乱。“行,” 他说,“老周,你留意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手脚麻利,干净就行。”

没过几天,老周带来一个姑娘,约莫十六七岁,叫春桃,是乡下逃难来的,爹娘没了,就剩她一个人。春桃看着怯生生的,但眼睛很亮,干活也勤快。

李明让她负责给客人端串、送汤,每月给她两百文工钱。春桃千恩万谢,说一定会好好干。

有了春桃帮忙,店里确实利索多了。她人长得清秀,嘴巴又甜,不少客人都爱跟她搭话。王二看着春桃忙前忙后,笑着跟李明说:“这姑娘不错,比赵小六那愣小子强多了。”

赵小六在旁边听了,挠挠头,嘿嘿直笑。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店里却暖融融的,烤串的香味混着炭火气,让人心里踏实。

第十二章 胡商的主意

开春后,生意渐渐好起来。有天,一个高鼻梁、深眼窝的胡商走进店里,他叫阿古拉,是做香料生意的,以前在摊子上买过烤串。

“李老板,” 阿古拉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你这烤串味道很好,但少了点东西。”

“少了啥?” 李明好奇地问。

阿古拉从随身的袋子里掏出一小包东西,打开来,一股奇异的香味飘出来,有点像茴香,又有点像薄荷。“这是安息茴香,我们那边的调料,撒在烤肉上,香得很。”

李明闻了闻,确实很香。“这东西贵吗?”

“有点贵,” 阿古拉说,“但我可以便宜点卖给你。你用了这调料,生意肯定更好。”

李明动心了。他知道,唐朝的胡商带来了不少西域的香料,比如胡椒、孜然(安息茴香),只是价钱昂贵,一般人用不起。但如果能让烤串的味道更上一层楼,贵点也值得。

“我先买点试试。” 李明说。

阿古拉给了他一小包安息茴香,没收钱,说要是好用,再跟他买。李明当天就试了试,烤羊肉串的时候撒上一点,那香味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比以前用花椒和茱萸香多了,带着股异域的味道。

客人一吃,都说好吃,问他加了什么调料。李明没说,只说是祖传的秘方。有个常客甚至说,这味道比他在西域吃过的烤肉还香。

没过几天,那小包安息茴香就用完了。李明找到阿古拉,跟他买了一大包,花了不少钱。但物有所值,用了安息茴香后,店里的生意更好了,不少人专门来吃这种“带胡味”的烤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