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力愣了一下,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的研究中,记忆更多的是一种生理现象,一种可以被解析和复制的数据。但游乐乐的话让他意识到,记忆的意义远不止于此。他看着游乐乐,她的眼神清澈而真诚,怀里正抱着一只刚刚被救助的小猫,小猫在她的怀里安静地打着呼噜,显然是对她充满了信任。

“你说得对,”李力认真地回答,“对于任何生命来说,记忆都是情感的载体,没有记忆,情感也就无从寄托。”

那次对话之后,李力和游乐乐渐渐熟悉起来。李力会经常去游乐乐的宠物医院,有时是为了给实验室里的实验动物做常规检查,更多的时候,是想听听游乐乐对生命和情感的看法。游乐乐不像那些科学家那样,总是从理论和数据出发,她的想法更感性,也更贴近生活。她会给李力讲那些宠物与主人之间的故事:有一只老狗,在主人去世后,每天都会守在门口,等着主人回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有一只小猫,被遗弃后变得十分警惕,却在新主人的耐心陪伴下,慢慢重新学会了信任。

这些故事让李力对记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研究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在守护那些支撑着生命前行的情感纽带。他的实验室里,不再只有冰冷的仪器和数据,还多了一些游乐乐送来的小动物的照片,照片里的它们,眼神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意识唤醒”技术的争议越来越大,李力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有一次,一群激进的反对者甚至冲到他的实验室门口抗议,砸坏了门口的设备,嘴里还喊着“反对亵渎生命”的口号。李力疲惫地坐在实验室的椅子上,看着眼前混乱的一切,第一次有了动摇的念头。

就在这时,游乐乐推开了实验室的门,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我听你的助理说你一天没吃饭了,给你带了点粥。”她把保温桶放在桌上,轻声说道,“别太难过了,任何新的事物出现,总会遇到阻力的。”

李力抬起头,看着游乐乐,眼神中充满了疲惫:“有时候我真的在想,我是不是做错了?也许他们说得对,我不该去干预记忆这种东西。”

游乐乐摇了摇头,拿起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只失去了前腿的小狗,正用两只后腿努力地站起来。“你看这只小狗,它之前被车撞了,失去了前腿,一度很消沉,连饭都不吃。后来,我们给它装了假肢,它现在不仅能跑能跳,还能跟着主人去散步。你觉得,给它装假肢,是错的吗?”

李力沉默了。

“记忆也是一样,”游乐乐继续说道,“就像这只小狗需要假肢来重新站立,那些失去记忆的人,也需要一种方式来找回他们的情感和过去。当然,任何技术都可能被滥用,但这并不是技术本身的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规范它,如何去引导它。”

游乐乐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李力心中的迷茫。他看着游乐乐,突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如此执着于这项技术,不仅仅是因为对科学的热爱,更是因为内心深处对情感和记忆的珍视。而游乐乐,用她的善良和智慧,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