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跟我回家吧,小家伙。”他轻声说道,“雨太大了,你伤得又重,外面太危险了。”

赤狐似乎明白了他的好意,没有反抗,只是用湿漉漉的鼻子轻轻蹭了蹭他的手背,然后挣扎着,勉强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跟在了他身后。

张青山将柴担寄存在山口一处废弃的猎屋中,背起赤狐,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山下自家那破旧的小屋走去。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衫,寒意刺骨,但他的心里,却因这意外的相遇,升起一股暖流。

第二章:茅屋疗伤

张青山的家,是青丘山脚下几间用泥土和茅草搭成的简陋屋子,紧挨着一片小小的药圃。屋子虽破,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屋檐下挂着一串串晒干的草药,窗台上摆放着几盆青翠的野花,透着几分生机。

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张青山先将赤狐安置在屋角铺了干草和旧棉絮的角落,然后赶紧生火做饭。他先给老母亲王氏熬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驱寒,伺候老母亲喝下,安顿好她睡下后,才回到屋角,查看赤狐的伤势。

经过雨水浸泡,狐狸的伤口有些感染发炎,周围的皮毛湿漉漉地粘在一起。张青山心疼不已,他翻出自己采集的草药,挑拣出几味消炎止血效果最好的,放在石臼里细细捣烂,然后小心翼翼地敷在狐狸的伤口上。

赤狐全程都很安静,只是偶尔疼得微微抽搐一下,却没有发出声音。它静静地看着张青山为自己忙前忙后,那双原本冰冷的眼睛里,渐渐漾起了温情。

“小家伙,委屈你了。”张青山轻声说着,又将自己舍不得吃的、仅剩的半块麦饼掰了一小块,用水泡软了,放在狐狸嘴边,“吃点东西,好好养伤。”

赤狐似乎闻到了香味,它犹豫了一下,然后凑过去,小口小口地舔食起来。饼很硬,但它吃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的日子,张青山对这只赤狐照顾得无微不至。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是照顾老母亲起床、洗漱、吃药,然后便去山里砍柴、采药。每次进山,他都会特意寻找一些对狐狸伤口有益的草药,回来后仔细清理、捣烂,为狐狸换药。

他将赤狐安置在自己床边的干草堆里,晚上睡觉前,总会先摸摸它的头,看看伤口的情况。起初,王氏有些疑虑,一个女孩子家(虽然张青山已二十五岁,但在王氏眼里始终是孩子),家里突然多了只受伤的野狐狸,总觉得不吉利,也怕惹来麻烦。但看到儿子对狐狸的悉心照料,以及狐狸那乖巧懂事的模样(它从不乱吠乱叫,也从不出屋,只在屋角安静地待着),王氏渐渐也放下了心,只是叮嘱儿子小心些。

赤狐的恢复能力很强,加上张青山照料得精心,半个多月后,伤口已经结痂愈合,虽然走路还有些跛,但已无大碍。它开始在小屋里活动,但不越过张青山划定的界限,也从不弄脏屋子。它很安静,像一个沉默的伙伴。

王氏看着这只通人性的狐狸,心中的疑虑彻底打消了。她发现,自从狐狸来了之后,家里似乎多了几分生气。有时候,她咳嗽得厉害,赤狐会静静地蹲在她床边,用它那双清澈的眼睛看着她,仿佛在给予安慰。而张青山,也因为有了这个“小病号”需要照顾,整个人似乎更加开朗了一些,脸上的笑容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