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苏明璃静静听着,偶尔颔首,或抛出几句切中要害的疑问。她的话不多,却总能点在他未尽之思的关窍处,如清泉注入深潭,激起他更深的思绪波澜。林晏清望着她沉静的眉眼,心头震动愈发强烈。这位救命恩人,绝非寻常闺阁女子。她广博的见识,敏锐的才思,沉静从容的气度,都如磁石般吸引着他去探究。

夕阳熔金,车队停在一处开阔河滩歇马。林晏清寻了块干净青石,铺开随身携带的简陋纸笔,凝神勾勒眼前壮阔的落日长河。苏明璃悄然走近,目光落在他笔下。只见烟波浩渺,远山如黛,几笔勾勒的孤帆远影,意境苍茫。

“公子丹青,意在笔先,气韵已足。”她轻声赞道。

林晏清笔尖一顿,侧头看她,晚霞为她周身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不及眼前景致万一。”他低声道,目光却胶着在她被霞光映亮的侧脸上,久久未移。心湖之中,有什么东西,比这落日熔金更加炽热地蔓延开来。

3

夜宿山寺,禅房清寂。林晏清白日受了些颠簸,肩伤隐隐作痛,辗转难眠。更深露重时,隔壁禅房传来低低的咳嗽声,压抑而隐忍。

他心头一紧,披衣起身,轻轻叩响了门扉。

门开一线,昏黄烛光透出。苏明璃裹着一件素色披风,脸色在烛光下显得比平日更苍白几分,眼底带着一丝倦意。“林公子?可是有事?”

“听见姑娘咳嗽,可是着了风寒?”林晏清语带关切,目光在她脸上逡巡,“小生这里还有半瓶枇杷膏,最是润肺止咳。”他忙从袖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瓶递过去,动作有些急切。

苏明璃微怔,接过还带着他体温的小瓶,指尖不经意相触,两人俱是一顿。清苦的药香在空气中浮动。“多谢公子挂怀,只是偶感不适,并无大碍。”她垂下眼帘,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眸中一闪而过的复杂。

“姑娘切莫轻忽,春寒料峭最易侵体。”林晏清望着她低垂的眉眼,喉头滚动了一下,鼓起生平最大的勇气,声音低沉而清晰,“此去京城,山高水长。若无姑娘援手,晏清早已命丧荒草。此恩此情…晏清无以为报,只愿…只愿他日若能蟾宫折桂,必倾尽所有,护姑娘一世安好无忧。”话语真挚滚烫,带着少年人赤诚的许诺,在寂静的禅院夜色中清晰可闻。

苏明璃握着药瓶的手指微微收紧。烛光跳跃,映亮了她眼中瞬间涌起的波澜,似惊似喜,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她抬起眼,深深望进林晏清写满诚挚与忐忑的眸子,唇边缓缓绽开一抹极淡、却足以照亮这清冷禅房的笑意:“公子言重了。平安抵京,金榜题名,便是最好的回报。” 那笑意,如春冰乍破,无声地融进了林晏清的心底。

4

京城的轮廓终于在官道尽头显现,巍峨的城墙在春日阳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车内的气氛却无端凝滞起来。

苏明璃端坐一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一件物事,目光掠过窗外越来越近的城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决然与离愁。林晏清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份沉默下的暗涌,心头莫名发紧。

“姑娘…”他刚开口,马车却猛地一停。车帘被急急掀开,一个风尘仆仆、身着苏府护卫服饰的精悍汉子出现在外,神色凝重地对着苏明璃低语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