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赵铁柱不再犹豫,推开门就冲进了雨幕。冰冷的雨水瞬间浇透了他的衣服,刺骨的寒意顺着皮肤往骨头缝里钻。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东头跑,泥泞的土路格外难走,好几次差点滑倒。路过村西头那棵老榆树时,他下意识地停了停 —— 每天放学,小石头都会在这里等着他回家,书包上挂着的红布条在风里飘得欢快。

风声雨声中,隐约传来村民的呼救声。赵铁柱心里更急了,脚下的速度又快了几分。当他跑到村东头的堤坝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浑浊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疯狂地冲击着单薄的堤坝,堤坝已经出现了好几处裂缝,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河滩上的几间土坯房,已经有一半泡在了水里,村民们站在屋顶上,惊慌失措地呼喊着。

“快!大家都别慌!” 赵铁柱扯着嗓子喊道,“拿沙袋来堵缺口!”

村民们看到赵铁柱,先是一愣,随即像是看到了救星。平日里大家都疏远他,但在这生死关头,这个透着狠劲儿的男人却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赶紧从家里扛来沙袋,跟着赵铁柱往堤坝的缺口处填。

洪水越来越猛,刚填上去的沙袋瞬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赵铁柱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和泥浆,眼睛通红。他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别的出路。他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了堤坝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上。

“你们先顶着!我去想办法!” 赵铁柱对村民们喊道,然后转身朝着老槐树跑去。

他爬上老槐树,折断了一根粗壮的树枝,又找来几根绳子,将树枝牢牢地绑在树干上,做成了一个简易的瞭望台。站在瞭望台上,他看清了洪水的走向。村东头有十户人家的房子正好在洪水的必经之路上,如果不及时疏导洪水,这十户人家很快就会被淹没。

赵铁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要想救下这十户人家,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堤坝上开一个缺口,将洪水引向村西头的低洼地带。可村西头虽然地势高,但也有几户人家,而且那里还有他唯一的牵挂 —— 他的儿子小石头。

小石头今年十二岁,因为赵铁柱的缘故,在村里总是被其他孩子欺负。赵铁柱平日里话不多,但对小石头却格外疼爱。每天天不亮就上山砍柴,换些零钱给小石头买文具;晚上坐在油灯下,笨拙地给儿子补着磨破的书包带。上个月小石头说想要本字典,他跑了三十里山路去镇上书店,硬是站在柜台前把字典里的难字抄了满满三页纸。小石头是他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床头那本翻烂的童话书,是他在劳改队用三个窝头跟人换的,每晚都要给儿子念上一段才肯睡觉。

“爹……” 瞭望台下传来小石头的声音。

赵铁柱低头一看,只见小石头浑身湿透,手里拿着一件雨衣,正仰着头看着他。孩子的裤脚还在滴水,怀里紧紧抱着个油纸包,生怕被雨水打湿。“石头,你怎么来了?快回去!这里危险!” 赵铁柱急道。

“我担心你,爹。” 小石头咬着嘴唇,眼神里满是担忧,从怀里掏出油纸包递上去,“这是李奶奶给的烙饼,我给你留了一半。” 油纸包里的烙饼还带着余温,上面撒着芝麻,是小石头最爱的味道。他还记得上周发烧,爹背着他走了两小时山路去卫生院,回来时鞋都磨破了,脚底板全是血泡。